桃源村,村子周边山水环绕,土地肥沃,村民们以农耕、养殖和山林采摘为生,邻里关系和睦,生活宁静祥和 ,仿若隐匿在岁月深处的世外桃源。
村子被绵延青山温柔环抱,远远望去,葱郁山林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如灵动的绸带穿村而过,溪水潺潺,水中的游鱼和圆润的鹅卵石清晰可见。
溪边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随风轻拂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村里的房屋错落有致,大多是用土坯和木材搭建而成,屋顶覆盖着茅草,质朴而温馨。
屋前屋后,村民们开辟出小菜园,种满了各类蔬菜,春夏之际,嫩绿的菜叶与五颜六色的花朵相互交织,生机勃勃。
村子中央有一棵古老的槐树,枝叶繁茂,是村民们夏日乘凉、冬日晒太阳的聚集地,树下常常摆放着几张石桌石凳,供人们休憩聊天。
李大山一家住在村子的东边,那儿是一片相对开阔的区域,几棵高大的榆树环绕着他家的院子,投下一片片阴凉。
一条曲折的石板路,将他家和村里的主路相连,下雨时也不用担心泥泞难行。
房屋坐北朝南,采光极佳,院子里用篱笆围成了几块区域,一侧是鸡舍和兔笼,另一侧种着李大山妻子林秀娥悉心照料的各类花卉与小菜。
菜园里,翠绿的青菜、红彤彤的番茄、修长的豆角,西季都生机勃勃。
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林秀娥抹了把额头的汗珠,手里的木勺在陶锅里搅出阵阵米香。
忽听得院里传来扑棱棱的响动,她探头往窗外一瞧,差点没把木勺摔进粥锅。
"知欢!
那是下蛋的芦花鸡!
"三岁的小女儿正撅着屁股在鸡窝前蹦跳,头顶两个歪歪扭扭的羊角辫上粘着鸡毛。
那只平日里最傲气的芦花母鸡被她追得满院乱窜,扑棱着翅膀飞上晾衣竿,一泡热乎乎的鸡屎正巧落在知欢伸出的手掌心。
"阿娘快看!
鸡娘娘给我糖糕啦!
"小丫头举着沾满鸡粪的手就要往厨房冲,脚下一绊撞翻了晒菌子的竹簸箕。
圆滚滚的干蘑菇骨碌碌滚进鸡群,惊得七八只母鸡扑腾着飞上屋顶。
东厢房突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哭声。
二姑娘知巧顶着乱蓬蓬的头发冲出来,藕荷色襦裙的系带还歪在腰侧:"我的珍珠耳坠不见了!
定是叫黄鼠狼叼去了!
""你爹卖了三担谷子才换来那对蚌珠。
"林秀娥手忙脚乱地拦住要往鸡屎堆里扑的知欢,"知暖!
快帮你妹妹找找!
"五岁的知暖应声从灶台后钻出来,小脸抹得跟花猫似的,怀里还抱着比她胳膊粗的柴火。
她学着母亲平日的样子,踮脚去够挂在墙上的铜镜,结果"哗啦"一声带倒了插着野菊花的陶罐。
"下雪啦!
"知欢拍着手去接漫天飞舞的面粉——方才知暖撞翻的面缸正巧扣在了陶罐上。
芦花鸡趁机俯冲下来,精准地啄走了知暖衣襟上粘着的米粒。
李大山扛着锄头进门时,瞧见的就是这般景象:大女儿顶着满头面粉在鸡飞狗跳中试图捆柴火,二女儿坐在石磨上蹬腿哭嚎,小女儿追着母鸡要"再讨个糖糕"。
他那件补丁摞补丁的短褐前襟,此刻正明晃晃地粘着个完整的鸡蛋——方才被惊飞的母鸡慌不择路,把今早新下的蛋投怀送抱了。
"他娘,要不咱们把这几个丫头片子绑去集市..."李大山话没说完,就被林秀娥塞过来三个竹筒,"少贫嘴!
快把这新熬的黍米粥给她们分了。
"知巧抽抽搭搭地凑过来,鼻尖还挂着亮晶晶的鼻涕泡:"我要最上边飘油皮的那筒!
""凭啥?
"知欢踮着脚去够父亲手里的竹筒,"昨儿个二姐偷吃了我半块麦芽糖!
""都别吵吵!
"知暖突然脆生生喊了一嗓子,学着大伯母来串门时的模样,把碎成两截的木簪往鬓边一别,"长幼有序晓得不?
大姐喝头道茶,二姐..."她眨巴着乌溜溜的眼睛卡了壳,显然没记住接下来的词儿。
林秀娥噗嗤笑出声,往每个竹筒里匀了勺蜂蜜:"再闹腾,晌午的枣泥糕可就没份了。
"这话比圣旨还灵,三个小脑袋立刻齐刷刷凑到竹筒前。
知巧捧着竹筒突然破涕为笑:"你们瞧!
粥面上浮着根鸡毛,像不像凤凰尾巴?
"晨雾渐渐散去,金灿灿的日头跃上东山头。
知欢不知从哪摸出个豁口的陶埙,鼓着腮帮子吹出老牛喘气般的调子。
知巧捡了根树枝在地上画格子,非说那是皇后娘娘的九曲回廊。
知暖蹲在母亲脚边择菜,冷不丁冒出一句:"阿娘,等秋收过了,我能跟爹学赶牛车不?
"檐下的燕子窝里探出几只嫩黄的喙,李大山往门槛上一坐,掏出腰间别着的竹哨:"丫头们,猜猜爹今儿在林子里见着什么了?
"他故意把哨子吹得吱哇乱响,"有只灰兔崽子撞在树桩上,翻着肚皮装死呢!
""骗人!
"知欢扑过来抢哨子,"定是爹打呼噜吓着兔儿了!
"林秀娥望着闹作一团的爷几个,伸手拂去知暖发间的草屑。
晨风掠过院角的忍冬藤,带着新麦的清香,把知巧画在地上的"回廊"吹成了歪歪扭扭的小溪流。
别忘了催更和加入书架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