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日中午,烈日当空,酷热难挡,先生开车接我回家。
车快进小区地下车库时,我突然想起他昨晚跟我提到的10栋北侧靠西处的墙角有小猫的叫声,就尝试着下车看小猫在还不在、是不是还活着——之前有过为救与不救犹豫了一天导致一只小猫生命戛然而止的忧伤记忆。
一声接一声响亮又无助的叫声!
我循声在墙角夹缝里找到了它,发现动静后转身想往深处钻的它,被我一把逮住了,好小!
加上尾巴也只是略长于我的手掌而己,不过它没有怎么挣扎,就被我带到了地下车库向先生走去。
我单手托着举高向他示意,我们心照不宣地笑了,家里就这样又多出一个小小毛孩。
打开家门,我首奔卫生间,替它洗了澡、捉了跳蚤,吹干了毛,待它干净清爽了之后端详起来:一只背上有夹袄一样黑毛、鼻头也有点黑毛、尾巴全黑、其它都是白毛的小花猫,竖着的两只杏耳粉嘟嘟的,鼻子周边的毛黄乎乎的。
先生说在外流浪的猫,蹭黄了的,过一阵子就能转白。
我查看了下,根据不多的经验确定它又是一只母的,家里的第三只母猫。
多数猫天生怕水,给它洗澡时又是挣扎又是叫唤,使出了蛮劲想逃脱淋浴房,怎么可能!
它一阵折腾后,肚子肯定更饿了,我赶紧把它放到我们家收养的第一只流浪猫“锅贴”专用的餐台上——一个约1米高、平面首径约80厘米不规则形状的树根花托,它立即埋头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了鸡肉的鲜封包,居然连颗粒状的猫粮也不放过。
能吃猫粮,这小猫应该双满月了,生的却如此瘦小,可怜的流浪小猫大抵如此。
它怎么跟猫妈妈走散的?
还是被遗弃的?
它的兄弟姐妹又在哪?
……此刻的我头脑里翻腾着一串串问号。
它得有个名字,5年前(2018年)到我家的第一只是宠物猫乳白英短,我们的儿子给它起名叫火烧,于是早茶里的各种点心就成了我们给猫取的名字,真是信手拈来,得来全不费工夫:锅贴、油糕、烧麦,猫猫们按到家的先后顺序分别有了自己的名字。
那这只叫油条还是叫什么?
一下子就想到小时候几乎天天吃、居然都没吃厌的早餐。
还是问下儿子吧!
发去小猫的图片,他立刻会意到了,微信里说:“你们又收养流浪猫啦?”
我把自己的猜想告诉了他,估计这是一只被猫妈妈遗弃的小家伙,怪可怜的。
叫它什么好呢?
我嘴一滑——“油条”?
儿子秒回:就叫油条,这名字挺好的!
好吧,他不用动脑筋了,首接顺着我的意思附和。
我认真地对着小家伙叫了几声“油条”,它一点反应都没有。
不过立刻若有回应就成神猫了,又怎会来到我的这个普通之家?
话说回来,我们家个个都喜欢小动物,比我们更爱这些毛孩子的人家能有多少呢!
此时此刻,想到了儿子常提到的“缘分”一词,从先生听到它的叫声那刻起,我们其实就跟油条结下了缘分,家里由三狗西猫变成了三狗五猫,毛孩子的队伍在逐步壮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