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7 年·上海)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虽己散去五年,可那满目疮痍的痕迹依旧如恶魔的爪痕,死死地抓挠着地球的每一寸土地。
曾经繁华喧嚣的都市,如今大半沦为断壁残垣,废墟之中,杂草丛生,偶有几缕破败的旗帜在风中无力地摇曳,似是在哭诉着往昔的荣光不再。
在这片荒芜的上海城中,陆辰,一位年轻却眼神坚毅的量子物理学家,每日穿梭于残砖碎瓦间,奔赴他心中的希望之光——量子研究所。
这研究所也早己不复当年的先进模样,墙壁上满是弹痕与水渍,实验设备陈旧且残缺不全,但对于陆辰而言,这里是他梦想的最后庇护所。
这一日,外头风雨交加,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在研究所的屋顶上,似是想要将这仅存的一点希望也一并浇灭。
陆辰却浑然不觉,他沉浸在一堆古老的文献与数据之中,那些是战前从世界各地搜集来的神秘资料,多年来无人能解其中奥秘。
而陆辰凭借着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钻研劲儿,日夜苦思,竟在今日有了惊人发现。
他颤抖着双手,从一本古籍的夹层中抽出一片古朴的金属片,金属片上刻满了奇异的符号与公式。
陆辰的心跳陡然加快,凭借着深厚的专业知识,他敏锐地察觉到,这极有可能是通往星际航行的关键——古文明方程式。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他废寝忘食,依据这神秘方程式,竟成功推导出了曲速理论。
这一发现,让陆辰眼中燃起了前所未有的光芒,那是对未来、对浩瀚宇宙的憧憬之光。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个好消息分享出去,让人类知晓,即便地球己千疮百孔,他们仍有迈向星辰大海的希望。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至极。
当军方得知他的研究成果后,第一时间派人前来。
为首的是一位面容冷峻的将军,他一踏入研究所,那股子军人特有的肃杀之气便弥漫开来。
“陆博士,这曲速理论成果,我看极具军事价值,若能将其武器化,必能让我国在这乱世之中站稳脚跟,重塑昔日辉煌。”
将军开门见山地说道,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陆辰一听,眉头紧皱,他猛地站起身来,手中紧紧攥着那片古文明金属片,反驳道:“将军,您错了!
这是人类迈向星际的希望之光,怎能沦为战争的凶器?
如今地球资源枯竭,生态崩溃,唯有探索宇宙,寻找新家园,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而非陷入无休止的军备竞赛。”
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雨水顺着他的发丝不断滴落,打湿了他身前的桌面。
将军冷哼一声,显然没将陆辰的话放在心上,“陆博士,您一介书生,不懂这世间的残酷。
没有强大的武力保障,谈何探索宇宙?
我看您还是乖乖配合军方,将这理论完善,尽快打造出具有杀伤力的武器。”
说罢,将军身后的几名士兵上前一步,似是在给陆辰施压。
陆辰心中怒火中烧,他望着窗外那狂风暴雨中的废墟,再看看眼前这些只知战争的军人,暗自下定决心,绝不能让自己的心血毁于一旦。
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缓缓开口:“将军,我理解您的立场,但我也请您尊重科学,尊重人类的未来。
这曲速理论,我只会用于星际航行,若您执意如此,恕我不能从命。”
将军见陆辰态度坚决,脸色愈发阴沉,“陆博士,您可要想清楚了,与军方作对,可没什么好下场。”
撂下这句狠话,将军带着士兵拂袖而去。
屋内陷入短暂的寂静,唯有窗外的风雨声依旧喧嚣。
陆辰坐回椅子上,心情沉重又复杂。
但他的眼神却愈发坚定,手中的古文明金属片似是给他注入了无尽的力量。
雨势稍歇,陆辰带着金属片来到研究所天台。
此时,夜幕降临,乌云仍未散尽,仅有几缕月光艰难地穿透云层洒下。
陆辰打开全息投影设备,将曲速模型投射在半空中。
刹那间,复杂而精妙的三维模型闪烁着微光,照亮了他疲惫却坚毅的面庞。
就在这时,一道闪电划破夜空,如银蛇狂舞,恰好照亮了他手中的古文明金属片,那金属片末尾刻着的“守望者”三字清晰可见。
陆辰微微一愣,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预感,这三字仿佛带着某种神秘的力量,与遥远的未知相连。
他不知道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但他清楚,这定是他探索星际之旅的一个关键伏笔,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他踏入浩瀚宇宙,终将揭开这神秘“守望者”的面纱在这风雨交加的废墟之上,陆辰望着那闪耀的曲速模型,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要带领人类冲破地球的禁锢,迈向那片充满希望与未知的星辰大海。
而此刻,他与军方的冲突,仅仅是这场波澜壮阔星际冒险的一个小小开端,更多的挑战与奇迹,正等待着他去一一开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