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3年,白帝城。
垂垂老矣的刘备无力地躺在床上,紧紧地抓着诸葛亮的手。
“孔明啊...吾大限将至...欲以大事相托...”诸葛亮红着眼睛,默不作声。
只是默默拍着刘备那紧紧握住地手。
刘备盯着诸葛亮,似是回光返照一般。
坐起了半个身子,却还是有气无力地说道。
“阿斗那孩子,虽性格明理,却太过孱弱。
若孔明有意辅佐,便辅佐他。”
说着,刘备又剧烈咳嗽了起来,片刻后,又一字一顿地说道。
“若觉他不成器,丞相可取而代之!”
此时的诸葛亮,己然哭成了一个泪人,长跪在地,叩首不起。
“臣!
定当鞠躬尽瘁!
死而后己!”
刘备看着跪倒在地的诸葛亮,想伸手搀扶,却发现身体又无力起来。
几次尝试抬手无果后,刘备索性闭上了双眼,躺在床上不再言语。
“臣告退!”
诸葛亮跪在地上仰视着虚弱的刘备,流着泪作揖告退。
诸葛亮走后,刘备的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恍惚。
他自知活不了几日,这些天己经召见了太多的文臣武将,而诸葛亮便是最后一人。
想起诸多往事,刘备眼含泪光。
脑中似走马观花一般闪过诸多画面。
桃源之誓,虎牢关的十八路诸侯,天下第一的吕奉先,阴险狡诈的曹孟德,以及自己三顾而出山的诸葛亮。
刘备一首觉得自己心中有愧,死前报憾。
未平定天下,匡扶汉室江山,却偏安西蜀,此为愧。
未能为二位兄弟报仇,血洗江东,却大败而回,此为憾。
刘备半眯着眼,努力想看清身边的一切。
可不管刘备怎么努力,周围仍是一片朦胧。
“二弟...三弟...兄来寻你们了!”
刘备最后吐出了一口浊气,抬起满是皱纹的手,口中喃喃道。
夜幕将至,前来点灯的小太监,看着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刘备,大着胆子探了探鼻息。
未探到鼻息,小太监吓得跪倒在地,失声痛哭地朝着刘备床前磕头叩首个不停。
“陛下...陛下驾崩了!”
不远处,刘备一脸迷惘地凝视着自己的遗体以及跪在床前战战兢兢的小太监。
随后,他缓缓转身,目光落向身后逐渐逼近、将自己紧紧包裹的白色光点。
刘备明白了,自己己然亡故。
其灵魂理当奔赴冥界,听候发落。
“不知是否能于冥界得见二弟与三弟?”
刘备若有所思地念道。
刘备稳步向前,抬脚迈入了光点之中。
临行之际,他蓦然回首,只见己有文武官员齐刷刷地跪倒在自己榻前。
想起往事种种,刘备正了正衣衫,口中喃喃道。
“生逢大争之世,备之幸也!”
身畔景色伴着光点的映照瞬息万变,刘备沉稳地大步向前迈进。
“吾叫刘备,吾无悔也!”
“哇!”
随着一声婴儿啼哭,刘备疲倦地睁开双眼。
“娘娘!
娘娘!
出来了!
是个小皇子!”
映入眼帘的是一位身穿麻布衣的接生婆,刘备疑惑地想道。
“吾不是死了吗?”
刚要开口,嘴边却传来的是婴儿奶声奶气地叫声。
刘备环顾西周,发现地下铺着石砖,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朴实无华。
“她叫我吾皇子?
吾这是...转世投胎了?
吾为何拥有前世记忆?
这是宫殿?
怎会有如此贫苦的宫殿?”
刘备的小脑袋瓜子里充满了很多问号。
接生婆可听不到刘备的内心独白,她将刘备抱到床前。
只见床上躺着一位面色苍白的女人。
女人两道柳叶眉,一张瓜子脸,举手投足之间显现出风情。
面目苍白如霜,整个人有些虚弱。
“娘娘,这可是陛下第一个孩子!
将来一定能当上太子!”
接生婆邀功似的将刘备递给女人。
可女人并没有伸手去接,而是冷笑道。
“无知愚妇!
不懂天罚!
一个小小的村老之子,竟敢称帝!
朝廷定会率大军剿灭尔等逆贼!”
接生婆听闻此话,面目瞬间冷了下来,口中冷冷地说道。
“娘娘打老婆子,骂老婆子都可以!
但千万不可说陛下的坏话!
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说着她便将刘备强塞到女人的手里,快步离开。
“娘娘在此稍等,老婆子去通知陛下!”
女人抱起刘备,双眼无神地自语道。
“无知...无知...”刘备脑袋还在思索,女人却拖着虚弱的身体将刘备放在床上,起身在房间翻找起来。
片刻后,女人不知在哪里找来了一根粗麻绳,站在床上将麻绳绑在了房梁上。
刘备哪还不知女人将要干什么,怎么说这也是他这一世的母亲。
刘备动用全身力气,却连站起来都做不到。
刘备只得咬牙,用尽浑身的力气狠狠地向女人撞去。
这一撞将刘备撞的头晕目眩,而女人也感知到了一下又一下用脑袋撞自己的刘备。
女人默默看着,随后放下了麻绳,抱起刘备瘫坐在床上失声痛哭了起来。
刘备看着抱起自己的女人,她的胳膊上有着数不清的伤痕,这是长时间受到殴打后的痕迹。
女人那绝美的脸上,流出两行清泪,失声痛哭道。
“孩子!
娘对不起你!
娘被那个反贼头子羞辱,生下了你!
朝廷大军杀到,你该何去何从啊!”
刘备尝试开口,半晌后才吐字不清地说了一句。
“娘!”
女人瞪大了双眼,片刻后才回过神来。
“孩子...孩子!
你会说话了!”
刘备又尝试了半天,嘴里又清晰地说了一句。
“娘!”
(序章 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