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烽火,狼烟西起。
萧家三郎萧知远率领着萧家军,在雁门关与匈奴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
他挥舞着长剑,奋勇杀敌,大军士气大振,最终大破匈奴。
胜利的消息传到京城,皇帝龙颜大悦,决定赏赐萧知远。
然而,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是,皇帝竟然将怀宁郡主赐予萧知远为妻。
怀宁郡主乃是皇家贵胄,美貌聪慧,而萧知远则是战功赫赫的将军,这桩婚姻可谓是天作之合。
众人皆为萧知远感到高兴,唯有他自己心中五味杂陈。
他虽对郡主有所耳闻,但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她的夫君。
在众人的祝福声中,萧知远和怀宁郡主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新婚之夜,红烛高照,郡主美丽动人,萧知远却陷入了沉思……少年站在门外愣住身了他不知道能配得上郡主,怀着忐忑不安心情进入洞房看着郡主。
郡主微微一怔,随后轻轻笑道:“将军何出此言?
将军乃当世英雄,本郡主能与将军结为夫妇,实为本郡主之幸事。”
萧知远抬起头,目光透过烛光看向郡主,缓缓道:“殿下身份尊贵,臣不过一介武夫,只懂征战沙场,恐日后无法给殿下应有的陪伴与呵护。”
郡主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温柔,“将军多虑了,本郡主既嫁与将军,自是知晓将军的志向与为人。
如今边关虽暂得安宁,但难保他日不会再有战事,本郡主愿将军能一心卫国,家中之事无需挂怀。”
萧知远心中一动,没想到郡主如此深明大义。
这时,一旁的侍女轻声说道:“将军,郡主自小便仰慕将军英勇,今日得以相伴,定当生死相随。”
萧知远起身,向郡主深深一揖,“殿下深情厚意,知远感激涕零。
臣定不负殿下期望,保家卫国之时亦不忘殿下之恩情。”
郡主微微一笑,伸手扶起萧知远,此时屋内气氛变得温馨起来。
看着女子的绝世容颜一旁的侍女识趣离开关上门少年急忙找了些被褥在地上铺好,他小心躺下,尽量不让伤口碰到地面。
郡主看着他的举动,轻笑道:“将军不必如此拘谨,本宫又非那等苛责之人。”
萧知远尴尬地笑了笑。
半夜,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嘈杂之声。
萧知远瞬间惊醒,不顾伤痛握紧了床边的剑。
郡主也坐起身子,脸上带着些许担忧。
萧知远低声道:“殿下莫怕,臣出去查看一番。”
刚打开门,就见一小厮跑来,禀报道:“将军,府外突然出现一群黑衣人,来意不善。”
萧知远眉头紧皱,回头看了一眼郡主,“殿下在此等候,臣去会会他们。”
说着便冲了出去。
郡主心忧萧知远的伤势,也跟着来到庭院高处观望。
只见萧知远虽负伤但仍勇猛无比,剑法凌厉。
不多时,黑衣人渐落下风。
然而就在萧知远准备擒下为首者时,那黑衣人竟抛出一枚烟雾弹,趁着浓烟逃走了。
萧知远返回屋中女子上前看着少年说道:看来朝中对你我的婚事有不满也很正常?
萧知远轻轻叹了口气,“这婚事本就涉及朝堂诸多势力,有人不满在所难免。
只是今夜之事,怕是不会就此罢休。”
女子微微颔首,“将军所言极是。
如今你我既己联姻,便是一体。
将军身负重伤还得应对此事,本宫心中愧疚。”
萧知远抱拳,“殿下言重了,这本就是臣应尽之事。
不过,若要彻底解决此事,恐怕还需从长计议。”
女子沉思片刻,缓缓开口:“本宫手中握有部分兵权,这或许是他人忌惮之处。
倘若本宫和你主动交出兵权,再向陛下与太后表明心意,只愿与将军安稳度日,也许能平息这场风波。”
萧知远眼睛一亮,“此计甚好,只是委屈殿下了。”
女子坦然笑道:“无妨,这是以退为进罢了。
只要将军日后依然真心相待,本宫这一步棋也算值得。”
萧知远点了点头,目光坚定,“殿下放心,知远此生定不相负。”
而后两人商议着如何将此事妥善告知陛下与太后。
次日两人来到定王府定王看着自己女儿嫁给大臣总比去和亲。
就在思索时少年开口说道:王爷昨夜黑衣人刺杀小婿如果这样我宁愿交出兵权就怕他们打宁儿下手。
萧知远带着虎符匆匆赶往大殿。
大殿之上,皇帝听闻此事后龙颜大怒,“朕本以为朝堂还算太平,未曾想竟有人如此胆大妄为,竟敢公然行刺!”
萧知远呈上虎符,伏地奏道:“陛下,微臣与郡主成婚己然惹人忌恨,郡主愿同微臣交出兵权以证忠心,只求陛下严惩刺客,保郡主周全。”
皇帝眉头微皱,看向一旁的大臣们,“众爱卿意下如何?”
这时,一位老臣出列,“陛下,萧将军战功赫赫,郡主也是一片赤诚,依老臣之见,当如他们所愿,彻查刺客背后之人。”
皇帝微微点头,“准奏。
命大理寺卿即刻着手调查,务必给萧将军和郡主一个交代。”
另一边,定王府内,郡主正担忧地等待消息。
不久,萧知远归来,带来了朝堂的决议。
郡主松了口气,“如此便好,希望这件事能够早日平息。”
萧知远握住她的手,“定会如此,此后我们只需安心度日即可。”
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