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来得毫无征兆,豆大的雨点砸在小卖部的铁皮屋顶上,发出密集的鼓点声。
顾若笙抱着最后一箱泡面冲进店里时,陈阿婆正举着蜡烛擦拭货架。
摇曳的烛光里,泛黄的商品价目表在墙上投下斑驳的影子,1.5元的辣条、5角的冰棍,这些价格仿佛永远停留在了过去。
“阿婆,天气预报根本没说下雨。”
顾若笙甩了甩头发上的水珠,目光忽然被玻璃门外的身影吸引。
昏黄的路灯下,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女孩正踮脚张望,她怀中的透明雨伞在雨幕中泛着奇异的幽光。
陈阿婆顺着顾若笙的视线望去,手中的抹布突然滑落。
“快让她进来。”
老人的声音带着林夏从未听过的急促。
推开门的瞬间,冰凉的雨水裹挟着茉莉花香涌进店里,女孩发梢滴落的水珠在地上绽开一朵朵银色的花。
“谢谢。”
女孩轻声道谢,目光扫过货架时,林夏注意到她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没想到现在还有卖黑猫警长泡泡糖。”
她指尖抚过玻璃柜台,指甲修剪得圆润整齐,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陈阿婆颤巍巍地递过一杯姜茶:“姑娘,这么晚了怎么一个人在外面?”
女孩捧着茶杯,雾气氤氲中,她的轮廓变得有些模糊:“我在找一样东西。”
她从包里掏出张泛黄的纸条,上面用钢笔写着“星光小卖部,草莓味大大卷”。
顾若笙凑近一看,日期竟是1998年6月15日。
“可惜现在没有草莓味了。”
顾若笙遗憾地说。
女孩却笑了,那笑容像月光般温柔:“没关系,只要这家店还在就好。”
她忽然指向角落的老式收音机,“能听听这个吗?”
当沙沙的电流声中响起《童年》的旋律时,陈阿婆的眼眶突然红了。
女孩随着音乐轻轻哼唱,雨水顺着屋檐滴落,在地上敲出清脆的节拍。
不知过了多久,雨渐渐停了,女孩起身告辞,临走前将一张叠成星星形状的纸币放在柜台上:“这是给阿婆的茶钱。”
顾若笙捡起星星,发现纸币上印着的年份竟是1997。
她慌忙抬头,店门外早己空无一人,只有湿润的青石板路在月光下泛着微光。
“阿婆,她到底是谁?”
顾若笙握紧手中的纸币。
陈阿婆望着女孩消失的方向,苍老的声音带着几分释然:“有些客人啊,是来还很久很久以前的债。”
她转身打开抽屉,里面整整齐齐码着数十张泛黄的纸币,年份跨度从1985年到2003年,“这些都是他们留下的。”
窗外,月光如水,将小卖部的影子拉得很长。
顾若笙望着货架上那些静默的老物件,忽然觉得这家小店像一个装满时光的琥珀,而每个深夜到访的客人,都是从琥珀里走出的,带着各自的故事。
此刻,铁皮青蛙在月光下微微发亮,仿佛随时都会“呱”地一声,跳进记忆的深潭顾若笙心中满是疑惑,她决定弄清楚这些神秘客人的故事。
接下来的日子,她开始仔细记录每一个深夜到访客人的模样和留下的物品。
又一个雨夜,一个穿着中山装的男人走进店里,他要了一包老式香烟。
男人点烟时,火光映出他脸上岁月的痕迹。
离开时,他留下一枚1988年的硬币。
顾若笙追出去想问清楚,男人却消失在雨幕中。
随着记录越来越多,顾若笙发现这些客人似乎都与这个小卖部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
她开始翻阅店里的旧账本,希望能从中找到线索。
在一本泛黄的账本里,她看到了许多熟悉的名字,那些正是神秘客人们留下的纸币上的年份对应的名字。
她把发现告诉了陈阿婆,阿婆只是微笑着,说:“有些故事,等你慢慢就会懂了。”
顾若笙望着窗外的雨,心中期待着揭开这时光谜团的那一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