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学堂(一)**六岁那年,小林终于被父母接回了身边。
虽然生活依旧艰难,但至少有了一个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
父母用微薄的积蓄租了一间简陋的房子,屋顶不再漏雨,地面也不再潮湿。
小林第一次感受到了一丝安稳,但这份安稳却伴随着新的挑战——他即将进入学前班,开始人生的第一段正式学习生涯。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上学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
新的环境、新的朋友、新的知识,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
然而,对小林来说,上学却成了一场噩梦。
他的身体依然虚弱,时不时就会发烧感冒,甚至一场小小的风寒都可能让他卧床不起。
父母虽然心疼,但也无可奈何。
他们知道,小林必须接受教育,否则将来更难改变命运。
第一天去学前班,小林紧紧抓着母亲的手,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教室里坐满了陌生的面孔,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聊着天,笑声此起彼伏。
小林却感到无比恐惧,他从未经历过这样的场景,也从未与这么多同龄人接触过。
母亲蹲下身子,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安慰道:“别怕,妈妈下午就来接你。”
然而,母亲的安慰并没有让小林感到安心。
当母亲转身离开的那一刻,小林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
他的哭声引起了老师的注意,也引来了其他孩子的目光。
有的孩子好奇地看着他,有的则露出不屑的表情。
小林感到无比羞愧,他低下头,试图用袖子擦干眼泪,但泪水却像决堤的洪水,怎么也止不住。
老师走过来,轻轻拍了拍小林的背,试图安抚他的情绪。
然而,小林的身体却开始微微发抖,他的脸色也变得苍白。
老师察觉到不对劲,赶紧摸了摸他的额头,发现他正在发烧。
无奈之下,老师只能打电话通知小林的母亲,将他接回家。
这样的场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反复上演。
每次去学前班,小林都会哭着进去,甚至有时候还没到教室门口,他就己经哭得喘不过气来。
父母心疼不己,但也无计可施。
他们知道,小林的身体状况特殊,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上学。
于是,小林的上学之路变得断断续续——上一个礼拜的课,就得停课几天,去诊所挂药水。
诊所的护士很快记住了小林。
每次看到他走进诊所,护士都会无奈地摇摇头,轻声说道:“又来了啊。”
小林低着头,不敢看护士的眼睛。
他知道,自己是个“麻烦”,不仅给父母带来了负担,也让周围的人感到厌烦。
挂药水的时候,小林总是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看着药水一滴一滴地流进自己的血管。
他的心里充满了无助和孤独,但他从未向任何人倾诉过。
放假的时候,小林的生活更加孤独。
父母每天都要出门务农,早出晚归,根本没有时间照顾他。
小林被独自关在屋子里,陪伴他的只有西面墙和一张破旧的床。
他没有玩具,没有书籍,甚至连一台电视机都没有。
每天,他只能坐在床边,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
偶尔,他会听到外面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但他从未加入过他们。
他知道,自己的身体不好,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奔跑玩耍,也没有人愿意和他做朋友。
孤独像一张无形的网,将小林紧紧包裹。
他学会了与自己对话,学会了在脑海中编织故事,以此来打发漫长的时间。
有时候,他会想象自己是一只小鸟,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有时候,他会想象自己是一名勇士,可以战胜所有的病魔和困难。
这些幻想成了他唯一的慰藉,也让他在孤独中找到了一丝乐趣。
然而,孤独和病痛并没有击垮小林。
相反,它们让他变得更加坚强。
他知道,自己不能永远依赖父母,也不能永远活在阴影中。
他必须学会独立,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尽管前路充满荆棘,但他从未放弃希望。
初入学堂的经历,虽然充满了泪水和痛苦,但也让小林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不会因为你的软弱而对你温柔,只有让自己变得强大,才能走出困境,迎接光明的未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