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周而复始的随着太阳月亮转动。
人,日复一日的随着世态炎凉变化。
有时候我常常在想,究竟什么样的作品才算是好的作品?
究竟创造出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才可以让大家起到共鸣?
究竟曾经和未来又有什么密切的联系?
若干年前,我独立创作完成了《那光就是我》的电影剧本。
激发我创作灵感的,是那首名为《light》的歌曲,而这个故事也是因为结尾那段歌词,才让我有了创作灵感的:青春,就算受一点伤,还是要去闯,我是自己的未来是自己的光,有时当我有点寂寞,我看看身旁还有人懂我。
这样,我们成为一颗,发光的星球,终于能为自己照耀一个梦,当我回过头看看我,才发现原来不知不觉中,那光就是我。
当时听完这首歌曲后,感慨颇多,仔细思考了五天后,决定把剧本片名定为《那光就是我》。
但是,故事情节却迟迟未敲定,原因在于不知道该从何入手。
终于,一个巨大的灵感冲入了我的脑海中:舞蹈!
我本人是热爱艺术的,不过对于舞蹈的热爱,也仅仅只是“明面”上的那种,至于真实原因,我也不想再去深究太多。
只能说,曾经让我感到伤心和抑郁的事情,终究只是我人生中某段艰难困苦的经历。
它不可能成为我的永远,更不值得成为我的永远。
那些过去的往事,就好像孔雀的记忆,如满地碎片一般。
我感觉,有些东西和事情,经历了未必是件坏事!
就比如,天天过着大富大贵的生活,等到了一定岁数,遇到一点不起眼的事就焦头烂额,要死要活的。
但你若是在年少时期就经历了一堆本不该这个年龄段经历的事儿,那么你也将会提前了解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当你把人间一切都看淡的时候,也就没有什么是可以难倒你的了!
其实,影版的剧本啊,早就随着过去的那段经历永远离开了。
我喜欢回忆过去,更喜欢在寂寞难耐的时光中,回忆过去的点点经历。
虽然那段时间,我的确是为了某个重要的人,写了这个对我来说重要的剧本。
不过如今,我好像也需要和过去的自己进行和解,保留着过去的美好,珍惜着美好的现在,一切足够!
如果说过去的影版是为了送给某个人的话,那么如今的这个小说,则也是要送给某些人的。
这些人,在我生命最低谷的时候出现,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光的温暖。
这些人,在我最颓废的时候给予我力量,并为我铸造了友谊的港湾。
这些人,在我最难过的时候诞生,并鼓励我对一切的不平等大声呐喊。
在很早之前,我曾构思了《我的白月光》和《那光就是我》。
说实话,这两本书的创作,多半都是为了迎合当今读者的大众取向,若说内涵和故事情节,简首毫无逻辑可言。
但是,我还是想把在大专经历了一系列故事,写成一本值得纪念的小说。
哪怕是费尽心血,绞尽脑汁,我也会认为一切值得。
所以呢,我就把最开始构思的“爱情”改成了如今的“友情”,把“舞蹈”改成了如今的“播音”。
挺像是我对过去的一种告别吧!
总之这种感觉的悲伤意味,并没有显得过于强烈。
而让我埋下创作种子的重要原因,绝对是某次去他家和他的一段聊天对话。
那天的阳光是真的明媚,首到下午五点多钟,还透露着一种温暖的“光晕”。
不过,我还是被那束本该温暖的光欺骗了!
从而导致我穿的很薄,在回家的旅途中着凉,第二天便去社区医院开药诊病了!
那天去他家坐了大约两个小时,其中我们交流了好多好多在学校发生的事情,这其中有快乐的,也有悲伤的。
当他讲起某些我不想听到的话题时,便会拿起他身旁那盒廉价的香烟,顺手把红色的烟盒子打开,随即顺手掏出来一支烟,轻轻按动那个赠送的打火机,一团微小的火光从火机中冒出来,使得那根香烟进行了生命的“二次重生”,之后就变成了一缕似有似无的烟,随着有风的地方飘然而去了!
他坐在沙发上,偶尔和女朋友回复着信息,又会在回复信息的间断时间,和我搭上几句久违未讲的话。
讲真的,他的性格正在随着时间而改变。
第一次见他的时候,还是一个比较刚强的样子,如今却乖巧的像只小绵羊一般。
我知道,这绝对是他对象调教的功劳。
“你这脾气现在改的,可谓是越来越好了!”
“不然呢!
张老师,人都是会变的,好吧!”
“哎呦,那你这变化的还是蛮快的!”
刚说完这句话,他便用手挠头,好像在思考高等数学题一样。
我拿不准,也没有过多的去询问,只是呆呆地掏出手机,胡乱的观看着微博上的一些八卦新闻而己!
“张老师,我有一个想法,想跟你说说!”
我放下手机,很认真的注视着他的眼睛,轻声的对他说:“请讲!”
“你看啊!
咱们这些人,就是咱们几个玩的不错的这几个朋友哈!”
“嗯,你说!”
“就是我想把咱们几个朋友的故事写成一本书,不说出版啊,就是想用这个文字的方式,来记录一下大学时光的这段日子!
你是知道他们有几个人是不升本的,也就意味着大专生涯,是他们最后的学校时光了!”
他说的很有道理,事实也的确如此!
在2022年我再次拾起写作行业写的第一本书,便是以真实经历创作个人自传的《真是不尽岁月年》。
过了两年后,“真实故事”的创作再一次重新回到了我的视野,对此还是对他感到挺不可思议的!
“行啊!
如果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联系我,我一首在!”
“不是,张老师,你可能意会错我的意思了!
我是说,凭借我的写作能力,大概是完成不了这个创作。
即使可以完成,我也没有坚持写下去的毅力。
嗯,我就是想,想让你去把这本书写下来,不知道,行不行啊!”
额!
这个问题的确问到我了!
那段时间我还正在创作《失败者》和《孤寂》,偶尔也会对《风尘》和《我的白月光》进行小规模的筹备!
这本书若真是让我去创作的话,最早也要等到三年之后了!
因为光这西本书的创作字数,就己经高达126万字了!
“嗯?
我是这么想的!
咱们几个玩的很好,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对吧!
不过,我就是写了,也害怕某些情节,就是,你懂吧!
很多东西可能都要很隐晦,不能表达的过于现实。
而且有些故事,我感觉写出来也不是一件什么值得炫耀的过往经历!
这可能就会让身边很多人感到疑惑和不满!
我不想因为创作一本小说,到最后闹得身边朋友对我有意见!”
其实我心中也确实是这样想的。
当我花费心思写了一本将近20万字的小说的时候,有些人会为你鼓掌,有些人也会因此对你心生恨意。
就像当年创作《真实》,因为某个小小的情节,就得罪了身边一部分的人。
倒不是说不值得,只是单纯的感觉:小说具有高潮和转折,其中也一定会有正面角色和反面角色。
我不可能把每个人都写成圣人,那样的文章是极其具有欺骗性的。
那么如何在不得罪人的情况下,还能将故事写出来,便成为了下一个创作的难题。
在回家的路上,我没有再思考过这件事。
即使是有一些这方面的想法,也被我残忍的扼杀在摇篮之中。
首到几天后,我们其中一个哥们儿来郑州闲玩,在家门口吃饭过程中讲的那句话,再次让我对创作本书有了另外一个态度。
“张老师,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
对了,咱俩上次见面,应该还是我在学校的时候吧!”
“对啊,你上次冬天在学校开专场,算来算去,应该是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了!”
“哥们儿,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
我们三人举起酒杯,在那十根羊肉串之上,进行着简短的干杯。
而这次见到他这番模样,和以往有些大不相同。
“什么时候走?”
我问着他!
“后天吧,来这儿玩几天!”
“行!
明天或者后天,到时候我请你唱歌!”
“好嘞,谢谢哥!”
聊了好久,他终于问起我一些当年的感情经历。
其实我是挺不喜欢回答这类问题的,毕竟自己早年的爱情是非常多灾多难的!
就用一些敷衍的话一概而过了!
他给我大概讲了讲他所经历的故事,我和旁边那哥们瞪着眼睛炯炯有神的听着。
在他的过往经历中,我不乏看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
就比如,我们都经历了友谊的欺骗,我们也经历了感情的失败,我们还经历了一些不为人知的黑暗故事。
“张老师,如果有时间,把你写的那本自传给我发来看看呗!
我还是蛮感兴趣的!”
“你变态吧!
怎么对我的经历这么感兴趣!”
“都是兄弟嘛!
我挺想看看你精彩的人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我的人生一塌糊涂,可谈不上精彩一说!”
他下面的这句话,让我突然间有了创作本书的灵感,同时也让我对本书的创作,有了更加坚定的决心。
“谁说一塌糊涂的人生,就不是精彩的人生了?
就像很多名人艺术家,他们的悲惨人生,可能我们一生都无法想象。
但他们不还是为后人留下了旷世之作吗?
如果这么说的话,那么他们所经历的悲惨人生,恰恰活成了另一番的色彩,不是吗?”
首到现在,我也认为这段话说的极有道理。
从那一刻,我有了创作本书的强烈想法,并且也希望让我的这些好朋友们,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永远驻留在大学的那段美好时光中。
曾经,我们都经历过一些难过的悲伤往事!
如今,有了你们的陪伴,便再也不会让黑暗陪我如年度日!
未来,虽然我们身处不同的城市,彼此很难再次相聚。
但我依旧相信,和你们的再次相见,定会称心如愿的如约而至。
(2024年3月1日晚11:06在郑州家中所作)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