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偶遇民国二十六年的长安城,依旧是那般古韵悠长。
清晨的钟楼下,蒙蒙细雨中传来一阵清脆的铜锣声。
小贩们推着木制板车,叫卖着油条、胡辣汤。
一个身着蓝布旗袍的年轻女子撑着油纸伞,踩着青石板路快步走过,溅起几朵水花,沾湿了裙角。
"买报纸喽!
号外号外!
日军突袭平津,我军伤亡惨重!
"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小女孩,挥舞着手中的报纸,声嘶力竭地喊着。
何秀英停下脚步,从挎包里掏出两个铜板递给小女孩,接过一份《西北日报》。
她略微蹙眉,目光落在头版醒目的标题上。
虽然战事早有预兆,但真正爆发时,还是让人心头一紧。
就在她收起报纸准备继续赶路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身后传来。
还未等她躲闪,一匹枣红色的战马已经疾驰而过,激起的水花溅了她满身。
"对不起!
实在抱歉!
"骑马的军官勒住缰绳,回头歉意地喊道。
在看清何秀英的容颜时,那位军官明显怔了一下。
阳光穿透细雨,洒在何秀英清秀的面容上。
她二十出头的年纪,眉目如画,带着几分书卷气。
此时虽然略显狼狈,却依然掩不住那份天生的婉约。
骑马的军官约莫二十五六岁,身着黄呢军装,腰间别着指挥刀,英姿勃发。
他翻身下马,快步走到何秀英面前:"小姐,我叫李智,是第十七师的参谋,真是抱歉冒犯了。
这样,让我赔偿您一件新旗袍如何?
"何秀英摇摇头,淡然一笑:"不必了,一点水渍而已,晾干就好。
"说完,便转身要走。
"等等!
"李智叫住她,"至少让我知道您的名字。
""何秀英。
在育才小学教书。
"她头也不回地说完,便消失在雨幕中。
李智望着她的背影,若有所思。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号角声,他这才想起自己还有要事在身,连忙翻身上马,朝着城西军营疾驰而去。
育才小学里,何秀英正在给三年级的学生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
她声音温柔,却自有一番感染力,整个教室鸦雀无声,孩子们听得入神。
突然,教室后门被轻轻推开,校长领着一位军官走了进来。
何秀英抬头一看,竟是早晨那位李智。
"何老师,这位是李参谋,他代表军部来考察我们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