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半,周明远在鸡鸣声中醒来。
这是他来到省城理工大学的第三天,生物钟却还顽固地停留在周家村的节奏。
宿舍里其他五个城市来的室友仍在熟睡,发出轻微的鼾声。
他轻手轻脚地爬下铁架床,摸黑完成了洗漱。
走廊尽头的公共盥洗室里,周明远借着昏暗的灯光审视镜中的自己——晒得黝黑的脸庞,粗糙的双手,还有那件领口己经磨破却依然整洁的蓝衬衫。
他沾水抚平翘起的头发,想起离家前母亲偷偷塞进他行李的那瓶发蜡。
"城里人都用这个",母亲当时红着眼睛说。
那瓶发蜡现在还完好地放在抽屉最底层,他舍不得用。
"又这么早?
"周明远吓了一跳,转头看见管理员大爷提着热水壶站在门口。
"习、习惯了。
"他结结巴巴地回答,下意识把破旧的牙刷藏到身后。
大爷摇摇头,从兜里掏出一把钥匙:"图书馆六点开门,你去那儿看会儿书吧,比在走廊晃悠强。
"接过钥匙时,周明远的手微微发抖。
这是他第一次被赋予某种"特权",即使只是一把临时钥匙。
初秋的校园笼罩在薄雾中,周明远的脚步声在空荡的走廊里格外清晰。
图书馆比他想象中还要宏伟——五层楼的现代建筑,玻璃幕墙在晨光中泛着微蓝。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侧门,扑面而来的是书籍特有的油墨香气,混合着木质书架的气息,让他想起老家那间小小的图书室。
"先整理归还区吧。
"他自言自语,摸索着找到电灯开关。
灯光亮起的瞬间,周明远屏住了呼吸。
成千上万的书籍整齐排列在书架上,一眼望不到头。
在周家村,他读完了村里图书室全部87本书,其中关于建筑的只有两本,却己经让他痴迷不己。
而现在,他仿佛站在一座知识的金矿前。
工作比想象中简单。
周明远按照编号将夜间还回的书籍归位,动作越来越熟练。
当他来到工程类书架区时,一本《轻型钢结构设计原理》吸引了他的注意。
他忍不住翻开,立刻被里面的内容吸引,蹲在书架旁就看了起来。
"这本确实不错。
"一个清亮的女声从头顶传来,周明远猛地抬头,后脑勺撞在书架上,发出"咚"的一声响。
"哎呀,对不起!
"女生连忙蹲下来,周明远闻到了一股淡淡的皂角香气。
揉着后脑勺,他看清了眼前的女孩——齐耳的短发,明亮的眼睛,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粉色T恤和牛仔裤。
她胸前别着建筑系的徽章,大二学生。
"你是新来的管理员?
"女孩问道,眼角微微下垂,带着善意的笑意。
"勤、勤工俭学。
"周明远结结巴巴地回答,慌忙合上书本准备放回去,"我不该在工作时间看书...""别放回去呀。
"女孩拦住他,"这本书真的很好,作者是清华的教授,把复杂原理讲得特别易懂。
"她顿了顿,"我叫林晓萱,建筑系大二。
""周明远,土木工程新生。
"他下意识回答,然后才想起什么似的补充道,"青山乡周家村的。
"林晓萱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真的?
我是林家屯的!
咱们是老乡啊!
"她的声音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显得格外清脆,两人不约而同地缩了缩脖子,相视一笑。
周明远发现,林晓萱笑起来时,右脸颊有一个小小的酒窝。
"你也起这么早?
"周明远轻声问。
林晓萱晃了晃手里的借书卡:"赶作业。
建筑系馆晚上关门早,只有这里通宵开放。
"她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张桌子,上面摊满了图纸和工具,"要不要一起?
我可以帮你看看那本书。
"周明远犹豫了一下,点点头。
他跟着林晓萱来到角落的那张桌子,发现上面铺着一张精细的建筑设计图——一座乡村小学的扩建方案。
"这是...?
""课程作业。
"林晓萱叹了口气,"但我想做得更实用些,万一真能被家乡采用呢。
"周明远凑近看图纸,惊讶地发现设计不仅考虑了采光和通风,还特别标注了哪些部分可以由村民自己施工完成。
他指着屋顶结构:"这里如果用轻钢桁架,能省30%的材料费。
"林晓萱眼睛一亮:"你会这个?
""我爹是村里的泥瓦匠,从小跟着干活。
"周明远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去年村里修文化站,我帮着算了材料用量。
"两人越聊越投机,从建筑结构聊到家乡变化。
周明远得知林晓萱的父亲是村里的木匠,母亲在镇上的小学教书;林晓萱则了解到周明远是村里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父亲在建筑工地摔伤后,家里全靠母亲一人支撑。
"你饿不饿?
"聊到太阳升起,林晓萱突然问道,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布包,"我妈烙的饼,分你一半。
"周明远想推辞,但肚子不争气地叫了起来。
林晓萱笑着把饼塞进他手里:"别客气,老乡见老乡嘛。
"饼己经凉了,但嚼起来格外香甜,有股芝麻的香气。
周明远小口吃着,生怕太快吃完。
林晓萱则一边吃一边在图纸上勾画,时不时询问周明远的意见。
"你觉得教室的窗户这样设计,采光够吗?
""如果走廊加宽半米,会不会影响结构?
""用本地石材做地基,成本能降多少?
"周明远尽己所能地回答,两人渐渐忘记了时间,首到图书馆的广播响起开馆提示音。
"糟了,八点的课!
"林晓萱惊呼,手忙脚乱地收拾图纸。
周明远帮她整理工具,两人的手指不经意间碰在一起,又迅速分开。
"那个..."临走时,周明远鼓起勇气,"我每天六点都会来开馆,如果你想安静画图...""那我明天还来!
"林晓萱爽快地答应,把最后一块饼屑塞进嘴里,"带我妈腌的咸菜给你尝尝!
"看着林晓萱匆匆离去的背影,周明远站在原地,手里还攥着那本《轻型钢结构设计原理》。
他突然意识到,这是自己来到城市后,第一次感到不那么孤单。
上午的课程结束后,周明远回到图书馆继续工作。
整理书架时,他在林晓萱坐过的桌子底下发现了一张小纸片——是那张小学设计图的草稿,背面写满了计算数据。
他小心地将纸片夹进书本里,准备明天还给她。
晚上回到宿舍,室友们正在讨论周末去市中心玩的计划。
周明远默默爬上床,从枕头下掏出日记本。
他习惯性地写下今天的开销:早餐0元(林晓萱给的饼),午餐2元(食堂特价菜),晚餐1.5元(馒头加咸菜)。
然后笔尖停顿,翻到新的一页,画下了记忆中林晓萱低头画图时的侧脸。
画完后,他盯着纸面看了许久,又添上了几笔——在她耳边的位置加了一缕碎发,那是他今天注意到的细节。
窗外,城市的灯光璀璨如星海。
周明远想起昨晚和林晓萱聊天时,她说最喜欢乡村的星空。
"比城里亮多了",她这样形容。
此刻,周明远忽然觉得,在这陌生的城市里,他好像也找到了一颗小小的、熟悉的星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