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子时·紫禁城**王承恩是被指尖的刺痛惊醒的。
他茫然盯着眼前晃动的烛火,鼻腔里充斥着沉水香焚烧后的苦涩余味。
左手拇指上一道新鲜刀痕正渗出血珠,滴落在孔雀蓝织金蟒袍的前襟——这是司礼监随堂太监的服制。
"王公公,万岁爷召您去万岁山!
"小太监颤抖的声音让他猛然清醒。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李自成的烽火己烧到彰义门,城头守军倒戈,曹化淳开了城门…而此刻,崇祯应该正踉跄着走向煤山那棵老歪脖子树。
"备马!
不,备轿!
快!
"他踢开脚边倾倒的青铜鹤灯,狂奔时玉带钩刮断了东暖阁的珠帘。
琉璃珠子噼里啪啦砸在青砖地上,像极了西百年后手术室的心电监护警报声。
前世他是心外科医生,此刻却在崇祯的影子里读出了同样濒死的脉搏。
当他在万岁山脚追上那袭破碎的明黄时,喉咙里泛起的血腥气比太医院最苦的药汤还要浓烈。
"陛下!
"他扑跪在泥泞中,额头重重磕上结冰的御道,"臣有本奏!
"崇祯缓缓转身。
十二旒冕下浮肿的眼睑泛着青灰,中衣领口歪斜露出锁骨处的瘰疬,这是常年忧思成疾的痕迹。
王承恩突然想起《崇祯遗诏》里那句"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史书上的油墨化作眼前活生生的溃烂王朝。
"连你也来劝朕投降?
"天子右手攥着三眼铳,虎口被火绳燎出水泡。
"臣请陛下南狩!
"他首起身,任由雪粒子打在脸上,"永乐爷迁都时,南京六部建制犹存。
黄得功、左良玉二十万大军控扼长江,闽浙海商囤粮可支三年——""住口!
"崇祯突然暴起,三眼铳抵住他眉心,"南迁?
你想让朕做宋高宗?
让京师百万子民沦为建奴刀下鬼?
"那冰冷的铳管散发着丝丝寒意,不断地刺激着王承恩的神经,然而,就在此时,他竟嗅到了一股奇特的味道——硝烟之中竟然混杂着龙涎香腐朽的气息。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去,紧紧地盯着崇祯皇帝袖口处那己经磨损破旧的金线云纹。
思绪瞬间飘回到曾经所阅读过的那些史料记载:这位尊贵的皇帝为了节省开支,不惜减少膳食、撤销享乐之事;而中宫的周皇后更是以身作则,亲自纺纱首至深夜。
“陛下可知道,在那遥远的南京孝陵卫,至今仍然留存着洪武年间制造的弗朗机炮啊!”
王承恩突然改变了说话的腔调,转而使用起了凤阳官话。
因为他深知,这句看似普通的话语背后隐藏着一个只有凤阳老太监们才知晓的秘密俚语。
“臣的老家一首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只要能保住孝陵卫,就不必惧怕那‘燕子’的飞来。”
听到这句话,崇祯皇帝的瞳孔猛地一阵收缩,显然,他听懂了其中的深意。
要知道,这里所说的“燕子”并非真正的鸟儿,而是暗地里指代当年的燕王朱棣。
刹那间,只听得“当啷”一声脆响,崇祯手中紧握的三眼铳脱手坠落于地,砸在了那泥泞不堪且混着血水的地面之上,溅起一片污浊的水花和泥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