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是因着这京城的天,总灰蒙蒙的,压得人喘不过气,我便愈发地想念故乡那澄澈的蓝天和悠悠的白云。
我叫沈念秋,本是江南水乡里长大的女子,家中虽不算大富大贵,却也衣食无忧,过着平淡安稳的日子。
可不知怎的,一颗心总像被什么勾着,对这世间的新事物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这日,我如往常一般在自家小院里翻看新寄来的报刊,上头满是关于女子新学、自由平等的文章,看得我心潮澎湃。
正入神时,母亲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念秋,又在看这些劳什子,一个姑娘家,整日看这些有的没的,以后可怎么找个好人家。”
我放下报刊,转身看向母亲,她的脸上满是担忧与不解。
我轻声说道:“母亲,时代不同了,女子也该有自己的追求,不能只被困在这一方小院,围着灶台和针线过一辈子。”
母亲听了,只是无奈地摇摇头,叹了口气,转身离去。
我望着母亲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我知道,母亲是为我好,她希望我能遵循传统,嫁个好人家,安稳度日。
可我心中的渴望,像春日破土的新芽,怎么也压抑不住。
恰在此时,我收到了好友婉清的来信,信中说京城有一所女子新学堂,正广纳学生,传授新学知识,培养新时代的独立女性。
婉清在信中言辞恳切,邀我一同前往京城求学,共赴新途。
这封信,恰似一道光,照亮了我心中那片迷茫的天地。
我心中涌起一股决然,我要去京城,去那女子新学堂,去追寻属于自己的理想与自由。
可当我将这个想法告诉家人时,却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
父亲皱着眉头,严厉地说:“一个女孩子,抛头露面去京城求学,成何体统!
咱们沈家世代规矩,可不能在你这儿坏了。”
祖母也在一旁抹着眼泪,念叨着:“念秋啊,你可别犯糊涂,在家好好待着,才是正理。”
面对家人的反对,我没有退缩。
我整日与家人据理力争,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我说,女子也应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也能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说,我不想被困在这陈旧的观念里,虚度一生。
可家人依旧不为所动,我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与痛苦之中。
那些日子,我常常独自坐在小院的秋千上,望着天空发呆。
心中满是对京城新学堂的向往,对自由的渴望,可又被这现实的枷锁束缚得动弹不得。
我如同一只被困在笼中的鸟儿,望着外面广阔的天空,却无法振翅高飞。
就在我几乎要放弃希望的时候,转机出现了。
家中一位远房表叔来做客,他常年在外经商,见识广博,思想也较为开明。
他听闻我的想法后,竟表示支持。
他对父亲说:“如今时代变了,女孩子读书求学,也是好事。
念秋这孩子有志气,咱们不该阻拦。”
在表叔的劝说下,父亲的态度终于有所松动。
经过一番波折,家人终于同意我前往京城求学。
临行那天,母亲含着泪,为我收拾行李,千叮咛万嘱咐;父亲虽依旧板着脸,却也偷偷塞给我一些盘缠。
我望着家人,心中满是不舍,可一想到即将踏上的新征程,又充满了期待。
我背着简单的行囊,告别了故乡的山水,踏上了前往京城的火车。
火车缓缓开动,窗外的景色如幻灯片般飞速掠过。
我望着窗外,心中暗暗发誓:京城,我来了,我定要在这新的天地里,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寻得真正的自由与独立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