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城隍庙前的纸鸢乾隆三年的春雨来得邪性,青石板路上蒸腾着带铁锈味的雾气。
张二蹲在城隍庙檐角下,看着手中被雨水泡烂的《四书章句》,忽然听见巷口传来裂帛般的哭喊。
“求官爷开恩!
我爹的药钱还差三钱银子......“三个皂衣衙役拖着个荆钗布裙的姑娘往马车里塞,车辕上“青阳县正堂“的木牌在雨里泛着青光。
张二把破书塞进漏水的竹箱,起身时露出半截绣金线的鹿皮靴——又猛地用袍角盖住。
“这位差爷,可否借个火?
“他捧着火折子凑近领头衙役,蓑衣下摆恰到好处扫过对方膝弯。
衙役正要呵斥,膝盖突然传来针刺般的剧痛。
张二趁机抓住他胳膊:“哎呀官爷当心!
“暗劲一吐,硬生生将人拽得单膝跪地。
另两个衙役慌忙来扶,被张二“不小心“泼出的热茶汤烫得直跳脚。
马车里突然飞出半截麻绳,姑娘趁机滚下车辕张二瞳孔微缩——她腰间的双鱼玉佩分明是前年江宁织造进贡的样式。
“穷酸找死!
“衙役的刀鞘带着风声劈来。
张二踉跄后退,后背撞上香炉,手掌“意外“按在炉身裂纹处。
只听“咔“的一声,半人高的青砖香炉竟裂成两半,香灰扑了衙役满脸。
人群突然静了。
卖炊饼的老汉盯着香炉断口处的掌印,突然哆嗦着收起摊子。
张二抹了把脸上的雨水,从竹箱取出张告示:“晚生张二,专为蒙冤者代写诉状。
“城隍庙朱漆斑驳的墙上,告示被雨水冲得字迹模糊。
但“凡陈情者可获纹银十两“这句格外清晰,墨迹里掺着金粉。
“后生快收手吧。
“面摊老板往他碗里多舀了勺卤汁,“前日王秀才也在这贴告示,今早被人发现漂在护城河,后背......“老板突然噤声,用抹布擦着案板上根本不存在的污渍。
张二低头喝汤,袖中滑出枚象牙腰牌——粘杆处三等侍卫的印记在碗底一闪而过。
他突然呛住:汤碗里浮着片指甲盖大的金箔,龙纹在浊汤中若隐若现。
二更天的驿馆透着霉味。
张二在油灯下展开密折,朱砂笔尖悬在“青阳县令年羹尧门生“几字上方。
忽然梁上传来碎瓦声,他反手将密折塞进灶膛,抄起劈柴的锈刀。
三道黑影破窗而入,刀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