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呼啸,卷起漫天黄沙,打在姜茞的脸上如同刀割。
她站在城墙之上,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那是父亲姜堰最后战斗的地方。
三个月了,父亲的尸骨仍未寻回,只有那柄断成两截的破虏剑被亲兵拼死带回。
“小姐,杜监军到了。”
老管家赵忠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掩饰不住的忧虑。
姜茞没有回头,只是微微颔首。
她早已看到那支从京城来的队伍,旌旗招展,车马豪华,与边关的肃杀氛围格格不入。
朝廷派来的监军使节杜允,据说是兵部尚书杜如晦的侄子,此来名义上是犒赏三军,实则是来接管姜家军的。
"父亲尸骨未寒,朝廷就迫不及待要夺我姜家兵权了么?
"姜茞轻声自语,手指不自觉地抚上腰间佩剑——那是父亲在她十六岁生辰时赠予的"青霜",剑身狭长,锋利无比。
"小姐,老爷生前常说,朝堂之上人心险恶,如今他战死沙场,那些人更不会放过我们姜家。
"赵忠叹息道,"尤其是您身为女子,他们更有理由...""女子又如何?
"姜茞转身,眼中寒光乍现,"我五岁习武,十岁随父出征,十五岁独领一营。
这北境十三州,谁不知我姜茞之名?
"赵忠看着眼前这位年仅二十的将门之女——她身量高挑,眉目如画却带着不输男子的英气,一身戎装更衬得她英姿勃发。
确实,姜茞从小在军中长大,论武艺谋略,不输任何将领。
但朝廷那些文官,怎会容忍一个女子统领十万雄师?
“走吧,去见见这位杜监军。”
姜茞整了整衣甲,大步走下城墙。
校场上,杜允正高坐将台,俯视着列队迎接的姜家军将士。
他三十出头,面容白净,一身锦袍玉带,与周围铁甲将士形成鲜明对比。
见姜茞走来,他眼中闪过一丝轻蔑,却很快换上虚伪的笑容。
“这位就是姜将军的千金吧?
久闻大名。”
杜允微微拱手,却未起身。
姜茞单膝跪地行军礼:”末将姜茞,参见监军大人。”
杜允故作惊讶:"哎呀,姜小姐何必行此大礼?
本官不过是奉旨前来犒军,顺便..."他顿了顿,"调查姜将军战死一事。
"此言一出,周围将士无不色变。
姜堰在北境威望极高,他的死本就令全军悲愤,如今朝廷竟派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