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部・穿越者的死亡预言林骁的手指紧紧捏住《上海周边水系图》,指甲深深地陷入纸张之中,发出轻微的“嘎吱”声。
他的指甲在地图上划出五道血痕,仿佛是他内心焦虑和愤怒的象征。
透过玻璃窗,闸北方向的浓烟正以惊人的速度向西蔓延。
那滚滚浓烟如同一条凶猛的巨兽,吞噬着沿途的一切。
这并不是历史课本中所描述的淞沪会战尾声,而是提前 48 小时爆发的日军侧翼包抄。
“根据航空侦察,日军主力还在蕴藻浜!”
参谋长张柏亭的马鞭狠狠地抽在墙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震落的图钉像受惊的老鼠一样,在地上滚动着,最后停在了林骁沾满泥污的皮鞋边。
张柏亭怒视着林骁,质问道:“你一个临时借调的见习参谋,有什么资格断定敌人会从杭州湾迂回?”
他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带着一丝质疑和轻蔑。
林骁默默地看着张柏亭,然后突然扯开自己破旧的军装,从胸口处掏出一本泛黄的《申报》合订本。
他小心翼翼地翻开那本陈旧的报纸,找到 1937 年 9 月 14 日的头条新闻。
报纸上的标题格外刺眼:《杭州湾渔业协会抗议日军军事演习》。
这则新闻详细报道了当时日军在杭州湾进行军事演习的情况,以及当地渔业协会对此的强烈抗议。
"三个月前,日军就在金山卫测绘潮汐。
" 他的手指划过报纸边缘的咖啡渍(前世自己的批注)," 少将请看这里, 每日清晨三艘不明船只 ,这是登陆艇编队的典型水文侦查。
""疯子!
"当林骁被推搡着跌进炊事班时,老马拉住他的胳膊躲过横飞的榴霰弹。
六十二岁的伙夫从灶台底下摸出个铁盒,里面是1933 年南京市政工程图:"上个月我给司令部送菜,看见他们烧了这图。
"墙角堆着三十六具裹草席的尸体,炊事班唯一的铁锅裂了口。
林骁蹲在露天灶前切冬瓜,突然发现日军宣传单上的樱花图案有潮汐纹路—— 和《申报》里渔民描述的 "演习船" 轨迹完全吻合。
"老马," 他抓起一把麦麸,"能搞到煤油吗?
""要那玩意儿干啥?
"" 做燃烧弹。
"林骁在破碗里 mixing 麦麸、桐油和碎玻璃," 日军今晚就会偷袭司令部,我们得在三小时内...""闭嘴!
" 老马突然捂住他的嘴,远处传来德制中正式步枪的枪声 —— 那是司令部方向。
林骁像一只狡猾的狐狸一样,小心翼翼地摸到了阵地的最前沿。
他的心跳得像打鼓一样,生怕被敌人发现。
他从医务室顺来的三棱镜在他手中微微颤抖着,这可是他观察日军阵地的重要工具。
林骁将三棱镜对准了日军阵地,仔细地观察着。
突然,他发现了一些异常的数据:杨树浦方向的炮击间隔从原本的 12 分钟延长到了 18 分钟,这显然是炮兵在转移阵地的特征;江湾教堂的十字架每分钟反光 3 次,这与望远镜镜片的折射频率完全一致;而苏州河上的浮尸竟然全部面朝下,按照正常的水流情况,尸体应该会被翻转过来才对。
林骁的大脑飞速运转着,他在烟盒的背面快速地计算起来。
根据《申报》上的数据,潮汐差为 3.2 米,而登陆艇的吃水深度为 1.8 米。
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他得出了最佳的登陆时间:19:27,也就是涨潮后 17 分钟。
"狗日的!
"林骁低声咒骂了一句,然后像离弦的箭一样狂奔回炊事班。
他的心中充满了兴奋和紧张,因为他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情报。
然而,当他冲进炊事班时,却看到了一幕让他震惊的场景。
营长正用驳壳枪指着老马,满脸怒容地吼道:"老东西,你竟然敢给共党送情报!
"林骁来不及多想,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将盛满麦麸的铁锅猛地扣在了桌上。
"营长请看——"他喘着粗气说道。
他掏出日军宣传单铺在锅底,用筷子蘸着菜油画出登陆路线:A 点(金山卫东门):淤泥最浅,适合坦克登陆B 点(漕泾镇):有三条隐蔽河道C 点(司令部):半小时前电话不通,说明电话线己被切断营长的枪口微微颤抖:"你怎么..."" 因为我能从日军菜谱里算出他们的指挥部!
" 林骁掀开另一口锅,里面是十二张日军野战饭盒包装纸,"牛肉罐头来自神户第 3 军需厂 —— 那是第 10 军的专属供应商。
"19:25,日军登陆艇果然出现在金山卫海面。
林骁点燃酱油桶改装的土制炸弹,二十米外的日军通讯兵被炸飞了半个脑袋。
他抄起老马藏在柴火堆里的MP18 冲锋枪,对着日军指挥官连开三枪 ——第一枪打断望远镜第二枪击中裤腰带第三枪打爆了对方手里的登陆时间表司令部废墟中,林骁捡到染血的日军日记,最后一页写着:"支那有会读海的魔鬼,速调陆军参谋本部首属特种情报部队..."老马在他身后咳嗽,吐出的血染红了那张南京市政工程图。
远处,本该撤退的国军坦克群正朝相反方向开动 —— 那是胡宗南的嫡系部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