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宝小说 > > 云游回村:孙子成低能儿?我能治!(白牡丹徐敬澜)全章节在线阅读_白牡丹徐敬澜全章节在线阅读
言情小说完结
金牌作家“鄂佛歌”的优质好文,《云游回村:孙子成低能儿?我能治!》火爆上线啦,小说主人公白牡丹徐敬澜,人物性格特点鲜明,剧情走向顺应人心,作品介绍:我们村有两位神仙。 一位是真神仙。 一位假神仙。 话不多说,我就是那个云游四方回到村里的真神仙。 用土坯盖楼庆祝孙子百岁, 不料用红柳盾笆搭建的楼板被几个孩子踩破一个窟窿,致使孙子受伤, 几经辗转医治,总算保住一条命,但智力受到了影响,成了一个低能儿。 可我却利用奇异法子让他扭转神志!
主角:白牡丹,徐敬澜 更新:2025-04-30 07:11:12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裤裆村有两位神仙。
一位是真神仙。
一位是假神仙。
真神仙白牡丹是个三十多岁的寡妇,会相术,懂风水,可治疑难杂症,能断姻缘富贵,自号“金蟒大仙”。
可惜,该神仙后来被认定为宣扬封建迷信,被迫弃仙还俗,堕入凡尘,整衣束发,藏头缩尾,混迹于浩浩荡荡的大集体生产队伍之中了。
假神仙徐敬澜是个五十来岁的光棍,早年丧妻,在旧社会上过私塾,当过先生,走过南,闯过北,见识非凡,因其常穿一身长袍,留着长长的胡子,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模样;又因其长年在外云游,洒脱不羁,村里人便送他一个“徐五仙”的称号。
徐五仙在家里排行老五,但本地人没见过他的兄弟姐妹,因为他是在一九六七年带着儿子和刚过门的儿媳,从外地逃荒到此的。
这里是西北地区,地广人稀,沃野千里,紧邻黄河,水资源充足,盛产小麦,倒是饿不着,所以常有外地人拖家带口来此安居乐业。
然而,徐五仙刚给儿子儿媳安了居,尚未乐业,就穿着长袍,背抄着打狗棒,云游四海去了。
那时那地的交通很不便,县以下没有公共交通工具,一般人家连自行车也没,所以大多数的裤裆村人,基本上连二十里外的公社都没去过,然而徐五仙却凭着一双瘦腿,跋涉千山万水,常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出没。
他偶有书信寄回,信中从不过问家中情况,只是说说他在游历途中的见闻,夹杂一些诸如“泰山之颠,心旷神怡”、“大海之上,天高云淡”之类让裤裆村人似懂非懂的文辞。
其中一封书信中,夹着一张徐五仙本人的二寸黑白照片,他拄着弯弯曲曲的打狗棒,穿着带有补丁和破洞的灰白长袍,傲然站在天安门广场上,飘然长须迎风抖擞。
天安门广场,对于那时那地的农村人来说,绝对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存在,徐五仙有幸到彼一游,已足令孤陋寡闻的裤裆村人肃然起敬。
所以,徐五仙的儿子徐振华得此照片,如获至宝,逢人便拿出来显摆。
徐振华其时二十五六岁,有妻尚无子,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村汉子。
然而他又不普通,因为他善吹牛,就算他现在普通,一听他吹牛,就觉得他当年肯定不普通。
他的口头禅就是“想当年我如何如何”,所以得了一个外号叫做“徐当年”。
一般的家庭,女人面对爱吹牛的男人,往往是一副嫌弃的态度,每每不顾其脸面,当众拆穿,然而徐振华的老婆李玉花却不这样,在徐振华吹牛时,她不仅不拆穿,反而还添油加醋,给予佐证,以增加“当年之事”的可信度,真可谓是夫唱妇随,比翼双“吹”。
所以,徐五仙在天安门广场上的照片,无疑让这对小夫妻的“吹牛事业”更上了一层楼。
李玉花在一九六九年产下一子,刚七天头上,徐振华就满村子吹牛,说他儿子学会了说话;十天头上,又说他儿子已经断奶,开始和大人一样吃饭了,干烙饼咬得嘣嘣的,烂腌菜嚼得噌噌的……
村里的老年人听不下去了,就劝他道:“振华啊,嘴上有毒,你说话悠着点哇!娃娃七天会说话,十天能吃饭,那不成妖怪了吗?”
徐振华却仍固执己见,涨红了脸,拉住那个老年人的手嚷道:“真的,我没骗你,你不信跟我回家看看,我让我儿子唱个山曲儿给你听听……”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