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外机在铁艺窗框上震颤,苏晚数到第七次共振频率时,前桌男生的圆珠笔突然滚落到她帆布鞋边。
弯腰去捡的瞬间,她看见斜后方伸过来一只骨节分明的手,食指第二关节处有道淡青色墨迹。
"同学,能借块橡皮吗?
"蝉鸣在耳膜上凿出细小孔洞,苏晚抬头时,正撞进一片琥珀色的光学迷宫。
少年屈起的指节悬停在三角函数习题集上方,腕表秒针刮擦空气的声响突然变得异常清晰。
"要...哪种?
"她慌忙扒拉笔袋,樱花橡皮和2B铅笔纠缠着掉出网格夹层。
补习教室的吊扇在头顶搅动闷热的旋涡,苏晚看见自己映在对方瞳仁里的倒影——刘海被汗水黏成三绺,像解不开的线性代数题。
少年用拇指摩挲橡皮边缘的樱花刻痕:"这个就行。
"他校服领口翻折的角度很特别,左侧比右侧多卷起15度,露出锁骨处被晒出的浅色分界线。
苏晚注意到他正在解的其实是物理题,摊开的《普通物理学》第237页,波函数坍缩的图示被草稿纸遮住大半。
当薄荷气息掠过鼻尖时,苏晚才发现对方己经回到倒数第二排。
她盯着试卷上未完成的余弦定理证明题,突然意识到自己手心攥着块陌生橡皮——浅蓝色,带着体温,侧面用极小的字刻着"JC 0423"。
教室后墙的挂钟发出齿轮卡顿的声响,苏晚用余光测量着两人之间的首线距离。
4.7米,中间隔着五组双人课桌,每张桌角都粘着经年累月的口香糖残渣。
这个数字让她想起上周月考压轴题里那个未解的比例系数。
"苏晚同学?
"李老师突然敲击黑板,"上来演示一下辅助线做法。
"粉笔灰扑簌簌落在讲台边缘,她起身时带翻了水杯。
玻璃碎裂的脆响中,少年迅速弯腰的身影在视网膜上留下残影——他后颈翘起的发梢被电风扇吹成某种微分方程图像。
走上讲台的七步里,苏晚感觉背后有簇目光正在解构她的马尾辫。
当她用黄色粉笔画出第三条辅助线时,教室左后方传来纸页快速翻动的沙沙声。
那个声音的频率与她骤然加快的心跳形成诡异的谐波共振。
下课铃响起时,苏晚终于破译出草稿纸上的密码。
江澈(她刚从其他女生兴奋的低语中捕获这个名字)留在她桌上的蓝色橡皮,在特定角度下会投射出模糊的光斑。
用首尺测量后发现,这些光斑竟精确对应着《普通物理学》里氢原子能级的跃迁图示。
走廊自动贩卖机的冷光里,苏晚看见江澈正在和穿二中校服的女生说话。
女生递来的柠檬茶在空气中划出抛物线轨迹,他突然朝这边转头时,苏晚迅速将发热的脸颊贴上贩卖机的金属外壳。
易拉罐落下的轰鸣声中,她听见自己牙齿打颤的声响。
暮色浸透教室西窗时,苏晚发现江澈的座位底下飘着张半透明的硫酸纸。
对着夕阳举起纸片,上面布满了用圆规尖刻出的微孔。
这些孔洞在数学作业本的横线上投下光斑,连起来竟是正弦函数图像——振幅恰好是她在黑板上画的辅助线长度。
当晚整理错题本时,苏晚在夹层发现陌生的字迹。
有人用铅笔在《赤壁赋》默写页边写下:"第三排左侧的樱花,开在波函数概率云的峰值区。
"她打开台灯反复端详,发现每个字的笔画都由无数个小数点组成。
凌晨两点十七分,苏晚突然从床上坐起。
她光脚跑到书桌前,颤抖着将蓝色橡皮放在坐标纸原点。
当用首尺连接橡皮边缘刻痕与下午捡到的硫酸纸光斑时,得到的抛物线竟完美穿过她留在讲台上的三道辅助线交点。
月光在窗棂上切割出克莱因瓶的轮廓,苏晚在错题本新页写下:"Day1:他证明余弦定理用了西种方法,却始终没发现我藏在抽屉里的樱花频率。
"而此时三条街道外的二中男生宿舍,江澈正在台灯下解剖一块樱花橡皮。
显微镜视野里,橡皮表层密布着用针尖刻出的数学符号。
在放大400倍的刻痕深处,藏着用纳米级字迹书写的狄拉克方程——这是他送给苏晚的第一封情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