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墨的夜幕,沉甸甸地压在京城洛阳的上空。
此时的蔡府也被笼罩在一片死寂之中,唯有书房的烛火在不安地跳动,像是这无尽黑暗中一只挣扎的飞蛾。
蔡邕正坐在书桌前,面色苍白,看着书桌上的圣旨眼神中透着疲惫与无奈。
蔡邕深知自己因首言触怒了权贵,可未曾想竟落得如此下场。
良久之后,蔡邕缓缓起身,环顾这熟悉的书房。
墙上的字画、架上的典籍,都似乎在与他告别。
这个夜晚,命运的巨轮无情地碾压而来,他的人生从此被拖入了黑暗的流放之路,而他所牵挂的文化传承、天下大义,在这无情的巍巍皇权之下,也变得如风中残烛般飘摇不定。
“阿父,这么晚了,您怎么还未歇息?”
不知何时,尚不及髫年的小女儿文姬站在门外,关切地问。
蔡邕听到女儿的声音,缓缓转过头,看着她那稚嫩而又充满担忧的脸庞,勉强挤出一丝微笑:“为父还有些事要处理,你怎么来了?
快去睡吧,莫要着凉。”
女儿却没有离开,她走到蔡邕身边,拉着他的衣袖:“阿父,您看起来很不好,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蔡邕心中一酸,他蹲下身子,轻抚女儿的头发:“没什么大事,只是……我们家以后不能再住在这京城了,要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
女儿眼中闪过一丝惊恐:“阿父,我们要去哪里?
为什么要离开?
是有人欺负我们了吗?”
蔡邕把女儿抱入怀中,沉默片刻后说道:“我们要去一个叫作朔方郡的地方,那里离京城很远,也没有京城繁华……是阿父连累了你们……”听见父亲的声音有些许的哽咽,女儿哇的一声哭了出来:“阿父,莫要这样说,只要和阿父与阿母在一起,琰儿什么也不怕!”
蔡邕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努力不让眼泪落下:“乖女儿,真是阿父的好女儿……”此时的夜愈发深沉,父女相拥的身影在昏黄的烛光下显得格外凄凉,仿佛是被命运捉弄的蝼蚁,在这浊世的巨网中挣扎。
清晨,洛阳城的天空还只是微微泛起鱼肚白,淡淡的雾气笼罩着古老的城墙和街巷。
蔡邕一家人安静地站在城门外,蔡邕己被剃去头发,颈戴铁箍,身着一袭陈旧的长袍,他的眼神中透露着无尽的愤怒、不甘与无奈。
他静静地凝视着城门的方向,那曾是他挥洒才情、追逐理想的地方,如今却不得不黯然离去。
身旁的妻子面容憔悴,眼中含着泪光,她紧紧地拉着孩子们的手。
一辆破旧的广柳车停在一旁,车上堆放着简单的行李,这些行李承载着他们在京城生活的最后回忆。
清晨的微风轻轻吹过,吹动着车上的布幔,发出轻微的声响。
蔡邕缓缓走到车前,亲手整理着那些行李物品,仿佛每一件都带着无尽的故事。
周围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声打破这份宁静。
蔡邕抬起头,看着天边渐渐升起的朝阳,那温暖的阳光却无法驱散他心中的阴霾。
他深深地叹了口气,转身对妻子说道:“我们走吧。”
妻子轻轻点了点头,牵着孩子们的手走向马车。
孩子们脚步拖沓,不时回头张望京城的方向。
小女儿文姬紧紧依偎在母亲身边,眼中闪烁着泪花。
蔡邕看着女儿,心中一阵酸楚,他走过去,轻轻抱起文姬,温柔地说道:“莫怕,阿父会一首陪着你们。”
“琰儿不怕!”
小文姬虽然眼角挂着泪花,但语气却显出一股稚嫩的坚强。
蔡邕抱着女儿也走向马车。
差役扬起鞭子,广柳车缓缓启动。
车轮滚动在坚硬的路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蔡邕一家人坐在车上,心情沉重。
他们看着京城在视线中越来越远,那高大的城墙、熟悉的街巷、曾经的繁华都渐渐消失在清晨的雾气中。
随着广柳车的远去,前方的道路充满了未知的挑战。
广柳车在崎岖的道路上缓缓前行,车轮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蔡邕怀抱着小女儿文姬,看着眼前荒芜的景色,心中满是感慨。
蔡邕轻声对女儿说道:“琰儿,此去路途遥远,一路风餐露宿,你可要吃苦了。”
小文姬睁着大眼睛,眼神中虽有一丝迷茫,但更多的是坚定。
“阿父,琰儿不怕苦。
只要能和阿父、阿母在一起,再苦也不怕。”
蔡邕心疼地抚摸着女儿的头发说:“琰儿真乖,是阿父连累了你们,让你和你姐姐小小年纪便遭受如此苦难,但愿你们不要被这苦难磨灭了天性。”
小文姬用力地点点头。
“阿父,琰儿会听话的,你看琰儿都不哭。
阿父,我们为什么要离开京城呀?”
蔡邕微微叹气,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阿父得罪了朝廷的大官,他们要赶走阿父,所以我们才要离开京城,去一个远离他们的地方。”
小文姬似懂非懂地看着蔡邕说:“那阿父以后还能弹琴、写字吗?”
蔡邕露出一丝微笑,“能,只要有机会,阿父就会弹琴、写字。
琰儿也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才学的人。”
小文姬眼睛一亮,说:“好呀,琰儿也要像阿父一样,会弹琴、会写字。
等琰儿长大了一定好好孝顺阿父。”
“有女如此,我心甚慰。”
蔡邕摸了摸小文姬的头道。
蔡邕转过头看向远方,陷入沉思。
“官人,此去不必过分忧虑,我不管朝廷的那些大员如何排挤官人,也不管我们要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苦寒之地,我相信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就一定能渡过难关。”
蔡邕的妻子趁机安慰道。
“多谢夫人体谅,此去朔方虽偏远苦寒,但是邕无官一身轻,正好可以潜心向学,只是可怜我们这一双年幼的女儿,也苦了你了……。”
蔡邕有些无奈地说道。
“官人,你我夫妻本是一体,何谈言苦。
官人学富五车、才华横溢,此番虽遭流放,但正如你所说,正好可以专心向学,日后也定有转机。”
妻子贴心地说道。
“得妻如此,夫复何憾!”
蔡邕伸手握住妻子的手道。
听得夫君如此言语,妻子心头一暖,把头轻轻地靠向蔡邕的肩头,蔡邕转头看向自己的妻子,西目相对,彼此内心都多了一份坚定。
广柳车驰行在崎岖的道路上,蔡邕一家人的心中虽有苦楚和无奈,但因为彼此的宽慰,前路却也并非迷茫一片,反而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与坚定。
他们知道,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