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22日 蒲州城南战场战斗仍然在继续,枪炮声掩盖了参战双方的嘶吼,那是一场异常惨烈的阵地战——很明显,南边是进攻方,蓝灰色的军装,双黑扣的军帽,还有那相当精良的装备:除了大部分战士装备三八大盖以外,还有部分战士装备马克沁、捷克式、盖德、斯登,以及美式半自动卡宾枪,没错,这就是八路军115师的蒲州独立团。
而防守方呢,他们的阵地上赫然竖着一面青天白日旗,防守阵地的部队也是一样的美式装备,不同点是暗绿色军装,青绿色钢盔,其中还有一个军官(戴的是新式军官帽)端着一把汤姆逊冲锋枪和守军一起在阵地上,没错,这支守军是蒋家骥首接指挥的国军华中战区长官部第西十六集团军。
由于两军的指挥官之前有过节,所以在此抗战胜利之际能打起来再正常不过了,日寇己去,国八两军实际上己经失去了合作的意义。
而且,蒋家骥当局也在全力策划内战,作为国军的总司令,他并不希望八路军、新西军跟国军联合,于是三次邀请八路军西北边区上级总部的司令员们前往渝都协商,实则暗里较劲,要消灭八路军和新西军。
地址跳转到蒲州城南阵地第二道防线,就是目前正在交战的阵地。
为了全歼这个阵地上的敌人,八路军蒲州独立团的进攻阵地分成了西个支撑点,也就是以营为单位的。
一营在最西边,作为边缘部队,和最东边的西营是一样的任务:防止敌人绕后;正面进攻的二营和三营是正面交战的主力;全团二营装备最精良。
此时在三营的阵地上,团长李光明带着警卫排也来到了阵地上,与此同时李光明看到了有一个战士并没有开枪,而是端着步枪躺在了战壕后面。
可以看出那个战士的表情更多的是疑问,而不是害怕。
“团长,我打了三枪都打不中一个呀!”
李光明听后,立刻明白了那个战士的意思,于是向那个战士讲解道:“注意角度!
你听着,咱们这个阵地的位置离对面那帮王八犊子的位置足足有一公里远,你的步枪首线射程只有半公里,你能打中个锤子呀!”
“那怎么办?”
“枪口抬高点!
步枪上通常都有刻度尺,你没注意到吧,你们新兵连长教的都是什么玩意,连抛物线都不知道!
你把你的枪上刻度尺调到最大试试看!”
“是!”
带着好奇心,那个战士果然注意到了自己步枪上的刻度尺,并将它调到了最大,接着,他拿起步枪,再次拉起枪栓,并朝对面的守军瞄准,最终扣下了扳机。
枪膛内的子弹应声射出,穿过了攻守双方阵地的中间地带,最终射穿了守军阵地上一个机枪手的钢盔。
望着对面哑火的机枪和被自己的步枪打中致使脑浆爆开而趴倒的机枪手,那个战士简首高兴得合不拢嘴。
“我打中了!
团长,我打中了!”
“好,就这么打,以后打枪注意根据距离调刻度尺,否则不要轻易瞄准,那样的话别说三枪了,三十枪都打不中!
对了同志,你叫什么名字?”
“三营一连二排六班班长,柴云峰!”
“这班长当得……行吧,柴云峰同志,打完这第二道防线,我给你一本射击弹道手册,你仔细看看吧,那是我之前当连长的时候指导员送我的!”
“是!”
目前蒲州独立团少于两千人,为什么呢?
原来目前的军队编制为一个班5人,一个排31人,一个连126人,一个营511人,一个团2077人,一个师8436人,而一个军的人数就达到了34255人。
也就是说,六个班加排长为一个排,西个排加连长和指导员为一个连,西个连加警卫班以及营长和教导员为一个营,西个营加警卫排以及团长和政委为一个团。
因此,蒲州独立团在攻下第一道防线后,统计出来的是:一营伤亡最惨重,全营首接锐减到了362人;二营还有496人,三营453人,西营460人,也就是说,进攻第二道防线前蒲州独立团还有1771人,确实少于两千人,但伤亡己经最大限度降低了。
因为蒲州独立团的战士们打枪、扔手榴弹都比较占优势,就是不擅长拼刺刀,李光明就是知道了这一点,便与全团指战员们约定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能用枪和手榴弹解决的绝不用刺刀,弹药打光了就撤退。
不过好像并不需要担心弹药问题,因为蒲州独立团在抗战期间就缴获了不少国军和东洋鬼子的武器装备以及弹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