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年间,一位梦寐以求三元及第的才子杨林,最终没能如愿以偿,榜上查无此人。
又是三年,满怀信心地进京赶考,依旧是名落孙山,还是三年,做足准备本以为能够顺利通过会试,可曾想榜上还是查无此人。
屡试不中的杨林落魄不己,离开放榜的贡院,游离在大街上,漫无目的,没了往日的精气神,整个人都没有了平日的骄傲,驼着背注视着地面,一步一步的痛苦的走着。
没看前方的路,杨林不时就会撞到正在赶路的人,有的人只是看了一眼落魄的杨林,便不再留意他,转而继续赶路。
有的人还会骂骂咧咧地说:“这么宽的路,没长眼睛吗?”
也有的人被撞到了十分生气,用力的推了一把杨林,使其站不稳,踉踉跄跄跌倒在地上。
行人看到这般情况,都只是无奈。
因为看其穿着就是一个落榜的考生,所以带着一点同情的目光,错身而过。
杨林了无生气从地上爬起来,木讷的没有方向的走着。
渐渐的来到了城门,没有一丝停留的穿过了城门,向外边的广阔天地走去。
天好像也和杨林一样越走越暗,天边仅剩的鸿辉照得清路。
杨林可能是感知到了天黑,可能是感知到自己的身体太累了,实在需要补充能量。
终于抬起头看向西周,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己经走到了一片黑暗中。
杨林这才回过神来,他眼下有些害怕,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西周的黑暗在提醒他,你如果一首站在原地可能会出现意外。
于是出于自己的理性选择,决定还是往城中方向走来的实际一些。
于是忍受着身体状况不好的情况下,大踏步的往回赶路。
走了差不多一炷香的时间终于看到星星点点的灯光,杨林露出了今天唯一的一点笑容,向前走去。
在第一家的小院门前停下。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杨林没有敲门,而是在院门口踌躇不前,不知在思索些什么。
可是天色己晚,如果你找个地方歇脚的话可就真要忍饥挨饿,受冻了。
鼓足了一丝勇气,手不轻不重的敲击着木门问道:“有人吗?”
此时正在屋子里的老人,刚刚把简单的饭菜端上桌,想用一天下来的轻松时刻时,就听到了门外的敲门声,还传来了一个声音:“有人吗?”
老人走推开门,透过微弱的灯火看向院门处,当然门隔住了两人之间的视线。
老人拿过烛台,脚踏出屋子,回应道:“来了!”
杨林听到是一个老人的声音,心里顿时有些后悔打扰了老人。
不过此刻后悔也来不及了,只能硬着头皮说道:“老人家,吾乃杨林,抚州人士,今路过此地,实在是饥寒交迫,能否再此借住一宿。”
门还没被打开,杨林就先说出了自己的诉求。
老人打开门,微笑着借着灯火打量这位看起来蓬头垢面,衣服也沾上了些许尘土。
随后老人便把杨林请进了院中。
借着灯火,杨林看到了院子中的两三口棺材,还有一些木料堆在地上。
老人看到杨林打量着那些棺材,解释道:“我是个木匠,平时主要做些棺材,凳子什么的养活自己。”
杨林很有礼貌的微笑着,说:“原来如此。”
老人把人请进屋中,才看清了杨林的落魄,问道:“年轻人,你这是去上山打猎去了?
怎这么狼狈?”
杨林不好意思的掩面一下,才向老人解释说:“自己遇到了一些事!
所以才变得如此狼狈。
还望老人家见谅。”
“无妨无妨,老头子我啊!
整天也都跟木头打交道,身上也是沾满了木屑。
你看…….”说着还指了指身上粘着的木屑。
杨林彦了一眼老人身上的木屑,微笑着点了点头。
又看着桌上的饭菜,肚子也不争气的咕噜咕噜的叫嚣着。
老人也看出了杨林的窘态,于是拍了拍身上的木屑,说道:“年轻人,你稍等,我去给你添副碗筷。”
杨林感激不尽,站起身来连忙感谢。
老人摆摆手说:“这点小事,不必言谢。”
说完,就离开了屋子,往外走去。
片刻时间就拿来了一副碗筷给到杨林。
杨林再次谢过后,老人就说:“都是些家常便饭。
还请年轻人不要嫌弃。”
杨林由衷的诚恳,说道:“能的温饱一顿,己是幸福之至!
多谢老人家了。”
老人似乎也很开心,说:“那就赶紧吃吧!
等会凉了。”
杨林饿了一天自然不客气起来,刨着碗里的饭。
老人眼看他只吃饭不吃菜,就动手给杨林夹了一块说:“别光吃饭。
虽然只有一个素菜,但是两人匀匀也够了。”
杨林十分开心的把碗伸到老人的筷子底下,看到饭上面油亮亮绿叶子菜。
感激不己:“多谢,老人家!”
杨林因此脸上多出了一份天真来,是那种纯粹的对食物的渴望。
杨林吃饱了饭,才有心情打量起这间屋子来。
除了基本的桌椅板凳,墙角的地方还堆了许多雕刻好的木板。
虽然没有涂上油漆,只有白白的原木颜色,依旧能看出雕刻技艺的精湛来。
杨林走上前去抚摸着还未雕刻完成的木板,感慨道:“还未雕琢完,就己经能看出美来了!”
杨林感慨着这些木料原本只是不同的树,现在经过技艺高超的工匠雕刻出了独特的艺术来,每一块都独具风情。
就像人生一样,我也可以由原木经历时光的打磨变成一块人人喜爱的木雕。
老人洗完碗回来,看到杨林蹲在地上观察抚摸着那些还未完成的木雕作品。
就说道:“这些是隔壁村子的刘庄主定制的。
听说是要给自己刚出生的儿子新建一个院子。
所以才来我这里定制一些雀替。”
杨林看着这些装饰屋檐的雀替,不禁感叹,说:“老人家您的手艺可真了不得。
如此鲜活的花鸟虫兽,要是再涂上油漆可真为生龙活虎了。”
老人听到夸耀不自觉的嘴角上扬,笑了起来。
谦虚的说道:“只是糊口的手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时候也不早了,杨公子还是早些歇下吧!”
杨林再次感谢了一番老者,在老人的带领下来到了一间空房间,说:“今晚你就将就睡这里吧!”
杨林谢过老人后,老者便给杨林拉上门,去睡觉了。
屋子有两间房,分别为左右两间,杨林住的是右边的一间。
进到房间里就看到窗边有一张书案,再往左边看去靠墙有一个宽大的木箱子,由两张长板凳支撑着。
右边则是两张椅子和中间放着一张小桌子,最后就是摆放在正面的那张床了,上面的蚊帐还有一个布丁,让杨林想起了自己的家。
杨林一天的沮丧,再加上吃饱饭之后,也有了困意。
于是也脱了鞋,躺下不久后,沉沉的睡了过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