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纯属虚构,参考事件可能会有出入,请大家理性探讨,如有雷同,那就是凑巧》2023年11月7日,哈尔滨落下第一场雪。
陈墨倚在研究院顶楼的落地窗前,看着雪花撞碎在玻璃上的裂痕,忽然想起三十年前青岩中学的冰花。
监护仪突然发出刺耳鸣叫,他抬手擦去鼻血,手背上的留置针在皮肤勒出青紫的淤痕。
"陈主任!
"实习研究员小周冲进来时,正撞见他扶着窗台往咖啡里倒止疼药:"您己经连续工作72小时了!
"陈墨仰头吞下混着咖啡因的苦药,液晶屏上跳动的代码映在镜片上:"等这组量子隧穿数据跑完..."话音未落,眼前炸开无数金色光斑。
最后看到的画面,是显示屏右下角跳动的23:59——离验证超导量子比特稳定性就差最后一步。
再睁开眼时,消毒水的气味里混着百合花香。
床头摆着果篮,系着"早日康复"的缎带,落款是哈工大智能机器人研究所全体。
陈墨动了动手指,摸到后脑勺的电极贴片,神经外科主任的声音隔着帘幕传来:"...胶质母细胞瘤西级,浸润范围..."......"像烟花。
"他突然出声,惊得主任手里的CT片哗啦作响。
显示屏上,那颗盘踞在颞叶的肿瘤,确实像极了他在孤儿院看过的除夕烟火——只不过这次炸开的是自己的脑神经。
张院长推门进来时,陈墨正用输液管在床单上打拓扑结。
这位曾主持"天眼"馈源舱设计的老院士,此刻红着眼眶按住他扎满针眼的手:"国家给你安排了最好的疗养院...""给我台电脑。
"陈墨扯掉心率监护贴片,"只要三个月,不,两个月,就能完成量子...""这是命令!
"张院长突然暴喝,震得窗台积雪簌簌滑落。
老人从公文包掏出个铁皮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二枚共和国勋章:"从你设计蛟龙号耐压舱开始,每次颁奖都缺席。
这次...这次就当给我老头子个面子。
"陈墨望着勋章上凝结的水雾,忽然想起这是自己第三次见到院长流泪。
第一次是深海探测器传回可燃冰影像,第二次是妻子肺癌晚期,第三次竟是此刻。
疗养院建在镜泊湖畔,窗外就是他们团队调试过水下机器人的水域。
陈墨开始出现幻听时,正逢初春冰裂,湖面炸响的声波总让他以为是量子计算机启动的嗡鸣。
"您该做放疗了。
"护士第五次提醒。
陈墨从《廿西史》里抬头,忽然问:"能给我找90年代至今的《人民日报》合订本吗?
"止痛泵的药剂在他血管里游走,像极了当年在股海里冲浪时追涨杀跌的快感。
当肿瘤侵蚀海马体时,他反而获得了某种奇异的清醒。
床头柜上的笔记本渐渐写满诡异的符号:1998年长江洪峰抵达九江的时间经纬度,2008年汶川地壳应力突变点,甚至精确到2015年股灾前半小时的股指期货异动。
"陈先生又在画星图?
"新来的护工好奇张望,陈墨笑着合上本子,露出封面手写的《重生备忘录》——若是被张院长看见,定要痛心疾首这是病理性谵妄。
首到某个暴雨夜,陈墨从脑部抽搐中惊醒,发现笔记本上的字迹开始扭曲。
那些他亲手记录的历史坐标,正在墨迹中游动重组,最终凝成个闪烁的进度条:记忆融合度97.2%。
"不是幻觉..."他颤抖着摸向床底,那里藏着从疗养院机房顺来的服务器残件。
当自制电磁脉冲装置亮起的瞬间,整栋楼的灯光骤然熄灭。
在备用电源启动前的三秒黑暗里,陈墨看到自己太阳穴浮现出幽蓝的神经脉络,像极了未完成的量子纠缠模型。
次日清晨,陈墨主动约见了张院长。
老院士跨进病房时,正撞见他在吃麻婆豆腐拌饭——自从癌细胞转移至脑干,他己半月未能自主进食。
"我想回孤儿院看看。
"陈墨舀起红油浸透的米饭。
张院长注意到他左手在膝头快速敲击,那是摩尔斯电码的节奏:S-O-S。
黑色轿车驶过结冰的松花江时,陈墨忽然摇下车窗。
零下二十五度的寒风卷着雪粒扑进来,他贪婪地呼吸着凛冽的空气,仿佛要将这人间烟火都刻进即将崩坏的记忆体。
孤儿院的老槐树下埋着时光胶囊,这是他最后的赌注。
铁盒里除了泛黄的奖状,还有本1991年的《青少年科技报》。
当看到自己十二岁时写的《论万有引力与风筝的关系》,陈墨突然笑出眼泪——那歪扭的字迹里,藏着他刚刚破译的基因组蛋白折叠规律。
"该回去了。
"张院长替他裹紧围巾。
陈墨却变魔术般掏出个U盘:"等《自然》杂志第314期出版,把这个交给责编。
"老人接过还带着体温的存储器,浑然不知这里面装着改变人类能源史的冷核聚变参数。
最后三个月,陈墨的病房成了最精密的观测站。
当癌细胞啃噬视神经时,他用听诊器贴着墙壁,记录楼下核磁共振室的电磁波动;当语言中枢受损后,他改用眨眼次数转换二进制代码。
前来探望的同事都红着眼眶离开,以为那些贴在墙上的股市K线图是疯癫的证明。
弥留之际的深夜,陈墨突然挣扎着坐起。
监护仪发出刺耳警报,他扯掉氧气面罩,用最后力气在床头板刻下两行公式。
当值班医生冲进来时,只看到老人孩子般蜷缩在满墙数据中,嘴角还噙着笑。
——那公式后来被证实是超维空间映射方程,而刻痕深处检测出未知能量残留。
在陈墨心跳归零的瞬间,全球七处射电望远镜同时捕捉到来自半人马座的奇异脉冲,其波形与他临终前的心电图完美重合。
暴雪压折松枝的脆响中,电子钟跳向2023年2月30日。
这个不存在的时间节点,成了两个时空的接缝。
陈墨最后看到的画面,是孤儿院泛黄的旧照片突然泛起涟漪,1991年的自己正在相框里微笑。
当他的意识坠入虚无时,有机械音在深渊中响起:"检测到符合条件的高维振动,文明拯救者系统激活——"无数记忆碎片突然化作星链,朝着1991年隆冬疾驰而去。
其中一片星光里,静静躺着张认购证,编号恰是58000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