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曾在流水线的灯火下,度过一个个漫长白昼与不眠之夜;如果你也曾打螺丝打到手抽筋,如果你也曾知道什么叫死亡流水线生死轮回俩班倒,如果你也熟悉那无尘服和那空气中弥漫的助焊剂与塑胶的独特气味;如果你也习惯了指尖磨出的厚茧与耳边永不停歇的轰鸣……那么,我想我们或许是同路人。
是的,我也曾在一家大型电子厂工作了很多年。
我知道那里的辛苦,那里的汗水,那里的重复与枯燥,知道在震耳欲聋的噪音中默默忍耐的滋味,知道为了那微薄的计件工资和渺茫的晋升机会,付出了多少青春与汗水。
我知道那种感觉,仿佛自己只是庞大机器上一颗微不足道的螺丝钉,日复一日,消磨着时光,也消磨着梦想。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轻飘飘的声音,带着居高临下的审视,甚至是鄙夷:“不行就找个厂打螺丝吧!”
“不过是个厂狗而己。”
仿佛踏入那扇工厂的大门,我们就自动被贴上了廉价、麻木、低人一等的标签。
仿佛我们的生活,就只剩下流水线上的单调重复,再无其他可能。
但我想说,凭什么?
凭什么用汗水换取生活就要被看轻?
凭什么在机器旁挥洒青春就要被定义为“没有前途”?
在流水线上练就的精准手眼协调不是技能吗?
在嘈杂环境中保持专注、在巨大压力下完成生产指标不是能力吗?
在枯燥重复中寻找优化空间、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不是智慧吗?
我们不是冰冷的机器,我们是活生生的人。
我们有家,有爱,有喜怒哀乐,也有藏在心底、或许从未对人言说的梦想。
我们渴望被尊重,渴望被理解,渴望证明自己的价值。
正是因为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因为这份不甘被定义、不愿被看轻的心情,才有了这本书,才有了季临川这个主角。
我想写一个故事,关于一个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一个被贴上“厂狗”标签的小人物,当他意外闯入一个光怪陆离的修真世界时,那些在工厂里被视为平常甚至卑微的技能、经验和思维方式,反而成为了他披荆棘、逆天改命的最大依仗。
流水线可以炼丹,KPI可以考核灵兽,6S管理法可以整顿宗门,甚至连安全生产条例都能成为保命的护身符……这或许荒诞,或许离谱,但我想表达的是:每一份经历都有其价值,每一个岗位都能锤炼出独特的能力。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以及是否有机会将这些能力释放在更广阔的天地。
这本书,献给所有和我一样,曾在或正在流水线上奋斗的兄弟姐妹们。
愿我们都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发现自己不平凡的价值;愿我们都能挣脱标签的束缚,活出自己的精彩;愿我们永远不失希望,永远相信——即便是厂狗,也有逆袭整个世界的可能!
与君共勉。
最新评论